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工作安排,6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评议市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这项评议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评议工作组将分成7个小组,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赴38个区县(自治县)开展全覆盖调研。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境内河流纵横、水库众多,除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江大河外,还有大小河流5000余条,各类水库3000余座。本次市、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评议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旨在摸清家底、找准问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补齐明显短板,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本次评议围绕我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标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情况,污染防治攻坚战涉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水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情况,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空间保护、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污水偷排偷放整治等重点内容依法开展监督。
评议分为前期调研、动员部署、专题调研、集中评议、督促整改5个阶段进行,其中6月至9月上旬为专题调研阶段,9月将开展集中评议,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并梳理汇总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集中评议意见,按程序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调研在听取汇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随机调查(暗访)和三方评估等方式,将随机选择重点污染源、涉嫌违法点等开展调查。
(记者 颜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