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强(左)与教师一起探讨教育创新课题
涪陵第十五中学校校长汤建强是一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他坚持“诠释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实现“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精彩”承诺,把学校打造成“生命教育”特色学校。
德高方为范 情挚始服人
汤建强深知,有一个好校长,方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为了给全校师生以鼓舞,他坚持每天清晨6时到校,站在校门口用笑脸迎接师生到来,就是膝盖骨折杵着双拐也从不落下一天;为了走进老师的内心,他与全校教师同甘苦、共患难,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到与教师相同的位置,认真倾听教师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了赢得学生的尊敬,他对学生宽严相济,注重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把微笑传递给学生和家长,把学校办成了温馨的家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多方奔走呼吁,使校园面积一天天扩大,办学条件一天天完善。
多年来的管理实践,汤建强响亮地提出“德高为师”的师德建设思想,构建和完善学校师德修养考评标准、师德师风建设“十不承诺”等一系列师德建设规章体系。
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不断书写出辉煌。这些年,汤建强先后获得教育部课题研究优秀校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代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三峡之光”访问学者、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涪陵区名校长、涪陵区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涪陵区教职工信赖的好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
不求一枝秀 但得满园春
作为一校之长,汤建强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端正、师德高尚、甘于奉献的精良之师。每年开展校本培训和“结对拜师”活动,每期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和课堂教学大赛,积极实施“涪陵十五中梯级培养工程”。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教师队伍团结和谐,业务精良,求实进取。至今,教师获国家级奖励3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2人,重庆市骨干教师14人,区科技拔尖人才、区名教师等称号71人。
他注重科研兴校,打造特色鲜明的“生命课堂”。提出“123”框架——1个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唤醒2个意识,主体意识、主动意识;3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固化七大教研文化——团队打造制、集体备课制、结对帮扶制、活动序列制、年度学习制、梯级培训制、课题参与制。强化教研教改管理,课堂教学、作业批阅随时查访考核,备课组教研活动定时定地点定人员,专人考核。采用学生、家长问卷测评评教,促进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他注重文化建设,沉淀了德育文化。建立了“一目三教一认证”生命德育体系;开发了生命认知、生命安全、品性兼修、精神成长四大系列,养成教育、礼仪教育、阳光体艺等11门生命德育课程;每天一次阳光体艺课,每周一次班级风采展示,每月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每期一次艺术、科技节,每年一次大型综合文体活动,每届一次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使德育活动序列化。
投身教科研 硕果满校园
汤建强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公开发表论文18篇,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5部,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表彰7次。主持的《用生命润泽生命——生命教育课题》获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优秀校长;《生命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获涪陵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课改经验在全国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交流发言;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2个、市级课题5个、一般课题2个。
他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承担教育部校长培训项目。先后主持两届涪陵区“汤建强名校长工作室”,带教20余位年轻干部主持学校管理工作,指导年轻干部、教师近20人次获各级各类竞赛奖,先后培养10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区骨干教师;学校成为“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影子校长培训基地校”,广西凌云县、明县的校长先后到校跟岗学习,贵州赤水的教职工到校进行“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跟岗学习,重庆71中、云阳三中等40余所市内学校纷纷到校参观学习。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荣获“中国西部名校”“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5项国家级荣誉,荣获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10余项省部级荣誉,荣获200余项区级荣誉。学校教学质量连续10多年获区级一等奖,10余位学生高中毕业后升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学校成立了舞蹈社、科技社等7个社团,学生舞蹈《中学时代》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春晚荣获金奖;学生发明作品荣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金奖和银奖。
(记者 潘锋)
(图片由涪陵第十五中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