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重大项目“快跑”机会清单“上新”一季度加速度 山城春正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即逝,2025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但一些重要的节点,会为时间刻出刻度。

一季度最后一天,重庆“史上最贵”的水利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贯通了嘉陵江水,嘉陵江干线实现全线通水。另外,永津高速通车,成渝铁路改造首战收官······等等。它们为一季度,标下了时间坐标。重大项目,被看作是拉动经济快跑的“火车头”。就在前几天,又有超200个重大项目开工投产。而开年第一批集中“起跑”的重大项目,超过300个。起势往往决定后势。重庆的未来有多“拼”?端看重大项目如何下好“先手棋”。今日聚焦,我们由此展开。

重庆山环水绕,大大小小的河流多达5000多条。看似水量丰沛,但在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上,河流湍急,涨水猛、退水快,水资源利用并非易事。这是工程性缺水。而在这之外,资源性缺水最为突出的,当属渝西地区。这里远离长江、嘉陵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水平的三分之一。以远水之余,济近水之不足。古人调水的智慧,被“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运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每年从长江和嘉陵江“提水”超过10亿立方米,惠及千万人。这项浩大的工程,总投资143.45亿元。仅提水的泵站就要修20座,途中还需要修水库蓄水。输水管线更是长达四百多公里,其中五分之一都要穿越隧洞。刚刚全线贯通的嘉陵江干线,长度近66公里,包含3座隧洞、4座泵站。

一季度,“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40%,累计已完成实物工作量超88%,远超时序进度。进入2025年,重庆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纷纷跑出了时不我与的“冲劲儿”。投资、开工、完工、投用,实打实的投资实物量,也是最好的信心票。前瞻未来,谋篇布局,印证着一座城市的活力。

投资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而重大项目的投资,作用尤为突出。投入的真金白银更多,影响的范围更广,带来的改变也更大,一个项目,就可能影响一个区域、影响一众人群。

以重庆著名的8D魔幻交通为例:2024年,重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881公里;高铁营业里程,突破了1100公里;高速公路开启“四环时代”,通车里程突破4500公里;江北机场第四跑道投用,带来吞吐量的新高。8D交通“立体生长”的背后,是投资上,保持高位运行;是项目推进上,倾尽全力。

身处川东褶皱带的重庆,重大项目建设大多关联着“翻山”和“跨江”两大任务。轨道交通27号线,从长江江底穿越,串联起一江之隔的渝中区和南岸区。这条“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于去年年尾精准贯通。智慧化的盾构机大大提升了工程进度,比传统工期至少节约3个月。重庆“翻山跨江”的脚步,还在不断加速。2024年,重庆在交通上完成投资1013亿元,同比增长3%。高投入带来高聚集,更多的尖端技术,汇聚而来。在起起伏伏的平行岭谷之中,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纵横交错,抚平了崎岖的地势,连缀起了生活的烟火,也畅通了区域间协同的步伐。

以川渝共建项目为例,2024年总数300个项目,共完成投资5200亿元,投资完成率122%,高铁延伸、新路通车、航运互联,川渝省际通道增至30个。千年前,杜甫跋涉一年的旅程,如今已是“一小时通达”。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城市努力的方向。战略叠加、交通发达、产业雄厚等禀赋,正在勃发出后劲儿。2025年一季度,重庆预计将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1000亿元。这是扩大投资的风向标,也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发动机。动力源源不断,空间格局重塑,一座现代化超大城市的轮廓,也将越来越清晰。

固定资产投资的本质,是为了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2024年,重庆“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完成投资4971.4亿元、同比增长2.3%。投资进度不仅百分百完成年度计划,还远远超出,达到108.9%。

真金白银流向了哪里?答案是:现代化产业体系。409个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千亿,投资进度超出计划21个百分点。409个项目中,“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就占了265个,完成投资接近900亿元。“拼项目”拼的是新增长、新速度,更是新赛道。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经是重庆产业布局中的C位,补链强链,不断壮大着产业集群。全市首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合川。这家企业的自动生产线刚刚投用不久。以前,10个工人一小时生产一个车灯,数字化升级,效率大增,1小时可以生产20个成品车灯。

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的产业项目,有如大浪潮,在全市涌动。这是万州区一家制造企业的冲压车间,企业投入近200万元,对前加工环节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20%,生产场地节约了将近5000平方米,水电气人工成本节约了将近15%。

今年以来,万州区围绕“亩产论英雄”,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规上企业全部铆足了劲儿,投入技改、焕新设备,产业项目推进得如火如荼。一季度最后一天,重庆又公布356个重点项目合作机会,总投资1657亿元。国企、民企、外企一起携手,释放出的合作机会,前所未有的多,也超出想象的广,有许多聚焦在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未来的产业和产业的未来,将是重庆制造的“最大增量”。新的项目,就是新的引擎,一脚“油门”、加速向未来。

一季度之后,二季度接棒,如何接续奔跑?在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投融资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施小兰 看来,下一步,重庆将聚力打造“六区一高地”,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推动重大项目从“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一是聚焦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高水平推动开放通道、平台建设,构建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二是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双轨并进,加快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推动城乡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三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项目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企业发展效益。四是以“智慧+韧性”双轮驱动,提速打造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地下管线数字孪生系统,以数字赋能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式。

发展,项目先行。今天的项目建设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拼项目也是在拼未来。从这个层面讲,拼项目,不止是拼速度、拼数量,更要求拼质量。要“高”处发力,站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潮头;要前瞻布局,赢得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向新而行、向新图强,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霜 吴静 张月藐 李波 尹力 丁琳 翁弋然 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