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吃得更好,市教委近日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将在全市中小学食堂建立“三同三公开”制度,收到不少家长点赞。所谓“三同”,就是师生同餐、食材同质、菜品同价。“三公开”,则是及时公开采购信息、带量食谱、加工过程等等。好制度如何落好地?新学期,来看这些学校“打样”。
中午12点,沙坪坝区树人和平小学食堂的饭菜出锅了。开学第一餐,食堂安排的是红烧肉、虾仁蒸蛋、紫薯杂粮饭等等。对孩子们来说,端着餐盘,和校长、老师以及家长代表一起排队打饭,已经习以为常。
记者注意到,在食堂的醒目位置,后厨的实时监控视频会全部向师生和家长公开。这些摄像头还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后台相连,系统将自动抓拍不规范操作,并发出语音警示提醒。同时,每周的食谱,吃什么、吃多少,也都一目了然。
在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开学第一餐是粉蒸排骨、土豆烧牛肉等,四菜一汤,9元钱,师生同餐、菜品同价。食堂设立了“校长信箱”,方便孩子们对菜品、口味等提出意见建议。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也可以佩戴工作证,随时进校园查看学校食堂。
市教委表示,中小学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就是要变少数管理干部“陪餐”为师生常态“共餐”,并对食材采购、验收、经费支付结算等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三同三公开”制度,让教职工深度参与学校食堂全过程监督,从源头防范化解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和廉政风险,不断提升师生膳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