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党建是关键变量。“六区一高地 擘画新重庆”,今天我们聚焦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
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是新时代重庆党建工作的总目标。“市域”要求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新高地”,则要求把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贯穿党建工作,推动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全力打造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党建标志性成果。
市委副秘书长龚建海表示,将以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为牵引,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起抓、发展短板和干部短板一起补,着力构建“五个体系”,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着力保障“六个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雷晓风表示,将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用好“码上举报”“廉情驿站”,广泛收集群众关心关切,以“小切口”深化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表示,将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六大建设”向纵深发展,更好为重庆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高质量党建是实现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与保障。
2023年7月,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重庆牢记嘱托、持续淬炼政治忠诚;严明纪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变革重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24年以来,全市谋划部署了70项重点任务和63个重大改革项目,迭代升级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狠抓落实,层层放大党建统领优势,推动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态势,成功应对18轮强降水和77天高温天气等重大挑战,“141”基层智治体系在1031个镇街全面实体化运行。
2024年12月,垫江县太平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收到网格员上报信息,永茂村6组存在生活饮水和菜田灌溉困难。“141”基层智治体系立即启动流程,多部门协同配合,很快为村民建起了提泵站。
目前,垫江已在全县26个镇街建立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并细分到331个行政村网格和541个社区网格。线上和线下联动,“双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就重庆全市而言,目前已实体化运行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围绕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法治、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经济六大应用系统实用实战,三级治理中心接入政务数字化应用320个,其中60个应用在41个区县实战贯通运行 。
2025年,如何按照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波表示,重点是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党建统领,把党的组织体系织得更密更牢。二是强化共建共治,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建好用好基层智治平台。四是强化作用发挥,提升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
重庆是中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又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运行系统庞大复杂。如何实现高效能治理,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141”,则是重庆基层智治的关键密码。第1个“1”,是“一中心”,也就是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它是镇街的平时运行中枢、急时前沿指挥部,由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指挥长。“4”指构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板块”。第2个“1”指“一网格”,规范建设村(社区)网格,形成“带不走”的实战能力。在这样的整体构架下,开发“一表通”智能报表,为基层减负赋能。
形式多样的表格、重复填写的数据……“报表负担”,曾是困扰基层的“老大难”。对此,在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工作的蔡远航深有感触。他笔记本上,有关表格填报的记录有整整两大页,都是过去每个月要完成的表格上报任务。
蔡远航遇到的情况,在我市各区县镇街干部中曾非常普遍。2023年9月,永川区全面启动台账报表应用试点工作。通过“一表通”应用,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共享数据平台,把“找基层要数据”变成了“在系统取数据”。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基层减负赋能,重庆建立各级“一表通”工作专班,依托全市统建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开发建设了“一表通”智能报表组件,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推广。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工作人员,均实现60%及以上程度缩减。
2025年,“一表通”将重点做好村(社区)推广应用和与基层智治融通融合等工作,向好用、实用、管用整体跃升,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性、创新性重要组件。
“一表通”智能报表,属于“一地创新、全市推广”,目前已在市级部门、区县、镇街、村(社区)四级贯通运行,并推动从重庆走向全国。
说完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我们再来说说新兴领域的党建。这也是2月13日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各方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网约车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重庆的总抓手,是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搭建全方位关爱服务体系。
上午11点,骑手李泽豪来到位于渝中区时代天街的暖心驿站,熟练地从冰箱内,拿出提前放好的盒饭,在微波炉里加热。在送餐前的午休期,他可以在舒适的沙发上休息、充电,一天中能来驿站小憩三、四趟。渝中区建成了全市首批“骑手友好街区”,全区现设暖“新”驿站33个、渝小哥暖“新”食堂17个、暖“新”商户118户,让新就业群体能够就近就便歇脚、吃饭。
在巴南区鱼洞街道,外卖骑手雷茂权刚完成配送任务,正在小哥驿站内休整。雷茂权是个热心肠,他主动加入“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成为街道的兼职网格员,发挥自己“走街串巷”的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加入其中,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副书记(兼)李俊杰表示,将搭建全方位关爱服务体系,让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奔波之余能够休息、生活当中有朋友、融入社区有平台、职业发展有盼头。“把服务做进去、把作用带出来”,助推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
从“新春第一会”,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到举办建设“六区一高地”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详解新一年发展“施工图”。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争先之姿,以及一个时代对西部崛起的深切期盼。开局关乎全局,起势决定走势。我们期待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重庆,在2025年,打造出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