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第1眼深度】构建“整”与“零”的新型“亲密关系” 推动重庆汽车产业向新向上

一辆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智驭未来,网联全球,2024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大会9月29日在重庆举行,再度将“汽车第一城”重庆推向了行业聚光灯下。

会议现场,车圈大咖们正在作主题分享,会场内共有全国120多位董事长、总经理级别的企业代表,共话行业发展新趋势,在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版图中,重庆的“领头羊”地位,正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重庆,必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新时代的产业高地,中国的斯图加特!”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副总裁江利旗说道。

本次高规格、大规模的行业盛会,吸引了45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参与,涵盖了从发动机系统、制动系统到汽车电子等全部门类。面对万亿级产业的诱人红利,众多企业已蓄势待发,准备在重庆“大展拳脚”。

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建兴告诉第1眼新闻记者,重庆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他们一直在找机会能够切入本地生产,“我们估计在半年内会落地,在重庆做一个生产制造基地。”

舜驱动力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默闻介绍,重庆的长安汽车和青山工业,都是企业非常大体量的客户,“我们考虑在重庆持续投入,建成100万台套的生产基地。”

整零协同,是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智能化、电动化、国际化的新产业格局下,“整”与“零”的界限日益模糊,它们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与供应关系,而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交融也相互成就。

然而,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尚未完全成型,仍面临诸多挑战,重庆作为“汽车之城”亦不例外。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看来,“跨界融合的方法,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包括关键技术是要不断地迭代不断地突破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建立我们的技术闭环和开发模式。”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则透露,目前,重庆传统汽车本地化配套率达到了70%,而新能源汽车的本地化配套率仅有30%,电动化、智能化的本地供应链,难以匹配和支撑重庆高端汽车的发展。

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中,如何构建新型的整零协同关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共建、共创、共享是破局的关键。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要实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需要构建合作开放的核心技术体系,打造标准化的软硬件接口,支持千万辆级智能汽车的接入,加速形成未来新汽车的合作范式。

“顶尖的零部件企业携手,通过深度协作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边界的扩展和产品质量的飞跃,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加稳固与领先的地位”,长城汽车首席供应链官赵国庆分享道。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版图中举足轻重的一员,近年来,通过系统谋划与整体推进,重庆已集聚了19家整车企业和1200余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达543家,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的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已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构建向新向上的零部件产业生态,将成为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变量和关键动力。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我市将推动汽车产业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网状融合共创的模式来发展,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汽车产业新生态,“让重庆不仅是中国‘汽车第一城’,还要成为世界汽车名城。”

(记者 吴国盛 肖洁 宋念念)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