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粒枸杞的“裂变”

新华社银川6月22日电(记者刘海、马思嘉、谢建雯)过去,枸杞往往以干果形式出现在消费者的保温杯中。如今,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宁夏枸杞已衍生出10大类120多种产品,除了锁鲜枸杞、枸杞原浆外,还有巧克力枸杞、枸杞白兰地甚至枸杞口红等。

21日,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企业参展,琳琅满目的枸杞产品吸引众多消费者品尝选购。其中,冰凉舒爽的枸杞饮品、各类休闲美食备受青睐。

“枸杞作为奶茶物料非常养生健康,口感也非常好,我感觉这是一片超级大的蓝海。”来自中国台湾的奶茶店经营者王汉麟说。他和妻子三年前到宁夏银川开了一家饮品店,今年刚研发出的枸杞茶饮深受顾客喜爱——枸杞芽茶作为基底,加上枸杞原浆与柠檬,可口又健康。

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一家枸杞深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包装枸杞原浆。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宁夏枸杞核心产区中宁县拥有600多年枸杞种植历史,曾通过古丝绸之路销往全国其它地区。从干果枸杞到深加工产品,当地企业见证了这一古老产业的迭代升级。

指着展位上的干果枸杞、鲜果枸杞、锁鲜枸杞和枸杞原浆,中宁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博告诉记者,在冷链物流、无菌压榨等技术助力下,如今的枸杞产品不仅更加美味和“时尚”,还最大限度保留了鲜果的营养价值,更加受到年轻人喜爱。

这是在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枸杞开园节上展示的新鲜枸杞。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作为宁夏潜心打造的“六特”产业之一的枸杞产业已为当地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宁夏全区枸杞保有面积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35%;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90亿元;全区枸杞产业直接从业人员约27万余人。

宁夏枸杞在良种繁育、科研实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全国80%以上的枸杞种苗都在宁夏繁育生产。从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到生产加工,宁夏枸杞在各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考验”,确保无农残、无污染。

好品质带来好口碑。如今,宁夏枸杞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美国、欧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枸杞精华液、枸杞口红、枸杞面膜等产品还销售到俄罗斯等地。“欧美客户更喜欢枸杞原浆、锁鲜枸杞等产品。”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赵亮说。

目前,宁夏还通过科研完善枸杞检验检测体系,为枸杞品质保驾护航。在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举行了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揭牌仪式,以及香港STC宁夏实验室揭牌仪式,初步构建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生产经营主体四级检验检测体系。

中宁县舟塔乡村干部在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直播卖枸杞。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摄

枸杞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健康,还兼具生态效益和富民效益。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等地,耐盐碱的枸杞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每年采摘季还能为周边村民带来不少收入。正值头茬枸杞采摘季,在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主办方特设直播带货展位,邀请返乡大学生、直播达人等助农增收。

“我们村从去年发展直播带货,线上销售自主品牌枸杞,村集体收入较原先提高了百分之七左右。在互联网和科技助力下,我们600多年的枸杞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宁县舟塔乡舟塔村驻村干部胡程浩说。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