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小行星38亿年前撞月球 10分钟“刮”出两道大峡谷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经湍急的河流冲刷数百万年才形成。在月球背面也有两道这样的大峡谷,却在不到10分钟内形成。

英国杂志《自然-通讯》4日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颗小行星在约38亿年前撞击月球,溅起大量石块。这些高速飞行的石块落下后,在月球表面冲撞出两道大峡谷。

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研究人员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获取的月球图像和数据,利用电脑模型分析当年撞击碎屑飞行方向和速度后,得出上述结论。

研究人员推测,当年撞击月球的小行星直径约25公里,以5.5万公里的时速撞击月球后,在月球背面南极附近形成直径320公里的撞击盆地。撞击溅起的石块流以每秒1公里的高速掠过月球表面,形成两道又深又长的大峡谷,从撞击盆地向外延伸。

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发布的新闻公告说,这两道大峡谷深2.7到3.5公里,宽20至27公里,长270至860公里。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约1.8公里,宽6.4至29公里,长440多公里。这个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大峡谷历经数百万年才形成,月球上的两道大峡谷却在不到10分钟内形成。研究报告主要作者、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月球与行星研究所地理学家戴维·克林说,这两道大峡谷的形成是“非常暴力、非常戏剧化”的过程。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两道大峡谷需要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全球目前现有核武能量总和的130多倍。

新发现对美国即将开展的探月任务或许是个好消息。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返月球,派遣宇航员在月球南极附近登陆并采集月球岩石标本。研究人员说,小行星撞击令原本埋藏在月壤下面的远古岩石露出或接近月表,更方便宇航员采集。(袁原)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