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央媒关注 > 正文

新华社 | 激活闲置沉睡资源 赋予乡村“造血”功能——“三变改革”让重庆深度贫困乡蜕变

在西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较差、产业基础薄弱,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还需巩固脱贫成果,赋予乡村“造血”功能防止返贫。

丰都县三建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2018年以来这个乡在脱贫攻坚中向改革要红利,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合理设计村民、村集体、投资主体利益联结方式,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循环造血”功能,整乡全面脱贫,群众收入和致富内生动力明显提升,为部分贫困地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益借鉴。

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三建乡

深度贫困乡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地处三峡库区腹地,1.3万多村民居住在“三山夹两河”的峡谷和山腰地带。丰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三建乡党委书记黄友志介绍,全乡面积有63平方公里,但可耕地只有2.3万亩,其中坡耕地占比超过70%,全乡70%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日常耕作的土地仅6千多亩。同时,水资源“深藏”河谷,人畜饮水和灌溉困难,原乡政府所在地又是重庆市重大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之一……生存环境差、基础设施差,培育产业困难重重,有建卡贫困人口3千余人,2017年三建乡被列入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生态优美的三建乡

在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看来,攻克像三建乡这样的贫中之贫,除了“输血”帮扶,更需用改革思维和举措以实现乡村“循环造血”。因此,丰都县以三建乡整乡实施“三变改革”为抓手,将分散闲置的农村资源集中盘活,破解发展高效农业存在的技术、管护、市场等系列难题,着力构建产业兴旺、资本增值、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啃下这个脱贫攻坚“硬骨头”。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是‘三变’改革的关键。”黄友志说。三建乡召开各类群众会议达500余场次,讲政策、做动员,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将长期撂荒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笋竹、苗圃、油茶、冷水鱼养殖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打造15个种养殖基地,同时完善道路、水利等产业配套设施。目前,全乡1.87万亩入股合作社的土地都已全部栽种各类经济作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三建乡花卉产业

在三建乡夜力坪村,180多亩苗木像一床绿被盖在溪流两岸。经营三建乡产业的地方国企丰都县典耘农业公司负责人蔡勇告诉记者,这片土地虽高低起伏,因靠近水源已经是三建乡最好的土地了,即便如此几年前这片土地多数撂荒。如今,通过农户土地、村集体经济、国有资本三方入股,撂荒土地栽上了700多万株各类苗木,几年后就能取得可观收益。

合理设计利益联结 降低农业产业风险

土地资源的盘活为扶贫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激发村民、村集体、投资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此,三建乡合理设计利益联结方式,根据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保底收益+比例分红”方案,激发三者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为发挥国有资本的改革引领作用,2018年三建乡与当地国企丰都县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一村一产业”,通过土地入股折算、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共计1.5亿元作为股金,以“农户+村集体+企业”的模式组建8个产业公司,前5年为农户发放保底收入,产生收益后按入股农户3成、村集体3成、企业4成的比例进行分红。

在三建乡油茶基地,1100多亩油茶树长势喜人,树下还套种了土豆、黄豆。蔡勇说,这个基地共有570户村民土地入股,除了每年每亩240元的保底收益,今年土豆收益中有8万元分红,两年后油茶将进入丰产期,群众的收入会更高。

近年来,三建乡还引进了5家民营企业投资7500万元发展柠檬、生态鱼等产业。为保障社会资本收益,这些项目则按“保底+361”比例设定股权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占30%、社会资本占60%、村集体占10%。如重庆汉业水产养殖公司在三建乡养殖生态鱼,土地入股农户在项目投产前每年每亩有600元保底收益,项目投产后在此基础上按“361”比例分红。

三建乡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

2019年,三建乡村民土地入股保底收益448.8万元、务工收入11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5.3万元,产业空虚、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彻底解决,村民变成了股民、产业工人。蔡森坝村65岁的村民陈世芳自去年开始在村里苗圃基地务工,工资收入已达3万多元。她对记者说:“过去干农活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没想到现在还能像工人一样,领上了工资。”

农业产业风险较高,如遇自然灾害、市场滞销怎么办?三建乡乡长任正义介绍,三建乡为贫困户购买“产业扶贫保险”,并按照“政府配一点、企业筹一点、合作社交一点”方式,加上上级部门帮扶资金2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风险金。一旦出现行情不好、群众保底收益难保障时,由风险金兜底。

针对农产品销售难、保鲜难的问题,三建乡布局1个乡电商集配中心、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并免费为电商运营者购置电脑、打印机、冷藏设备等,对接大型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截至今年9月,三建乡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已近1300万元,直接带动3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农旅融合升级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仅靠第一产业致富带动有限,在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的同时,三建乡利用优美生态加快农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在绿春坝村一家企业投资的花卉园内,各色三角梅引人驻足,河对岸一个民宿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民宿项目负责人彭红娟告诉记者,该项目共租用闲置农房23间,其中餐饮区今年5月试营业,当月营业额就有十多万元。“除了每间农房每年1000元的租金外,我们还将利润的8%分红给村民和村集体,并带动4户贫困户增收。”彭红娟说。

花卉和民宿产业带来了游客,一些村民看到了商机,村里10余家农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今年“五一”节假日,村民廖玉兰和姐姐一起返乡开办农家乐,她说:“6月营业额就有1万多元,不但可以照顾老母亲,收入也比我在外打工强多了。”

在三建乡新乡政府避灾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居民楼、水景、文化馆等正在火热建设。黄友志介绍,三建乡周边有多个旅游景区,新乡政府所在地将建设以水为主题、以游客集散为功能的旅游小镇。

生态优美的三建乡

通过三变改革,三建乡形成了10个规模化特色产业,分散零碎的土地全部整理成“路、水、渠”三通的产业基地,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季节性务工岗位4000个,吸引近1千余人返乡创业就业。2019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53元,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1.4%下降至目前的0.08%。

徐世国介绍,三建乡自身造血功能明显增强,从劳动用工看,现在1个人种了过去10个人的地;从产业结构看,传统的土豆、红薯、玉米“老三样”变为高附加值产业,粮经比从2017年的9:1调整为如今的2:8;从出产效益看,单位土地面积产能增长十倍以上。他说:“通过‘三变改革’带动农村改革,三建乡实现了沉睡资源醒起来、循环造血活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的改革目标。”

(  作者:周凯  )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