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成渝城市群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作为战略腹地,成渝地区不仅拥有地利优势,更具有强大的发展潜能。近日,“复旦管理大视野”走进重庆。来自沪渝两地学者、校友、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展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前景,为产业升级“把脉”赋能。同时,在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复旦大学EMBA西南同学会成立仪式。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百年未遇的挑战,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在现场指出,当经济动力难以维持,传统的政策工具也失去效力时,我们需要用非传统的思维来重新设计政策,用“百年未遇”的思维去理解“百年未遇”的问题。
陆雄文认为,关于成渝一体化发展,可以借鉴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市场的自然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区域一体化成功的关键,真正有效的推动力来自市场而非政府。“如何使政策更加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陆雄文表示。
随后,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可持续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滔,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分别以“国家战略腹地视野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现状与趋势”“创新驱动,引领成渝金融未来”为题作精彩分享。现场多位嘉宾还围绕“科技创新与管理赋能,探索西部发展新动能”主题开展了圆桌讨论,为“数智新西南”科创与管理带来了新释义,为“产业大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如今,成渝城市群已逐渐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也是唯一一个“内陆极”。当“产业大脑”与“未来工厂”相交汇,重庆正以数智新城之姿,稳站数字化发展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