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巴渝资讯 > 正文

靠卖订单信息获利 江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黑客案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洪榆

“亲,商品有质量问题!” 黑客盗取买家购物信息数据,再卖给神秘人以“服装质量问题”、“未收到货”等理由向网店实施诈骗,获利巨大。近日,江北警方破获一起跨国黑客案,成功抓获四名利用技术手段,盗取他人购买信息数据的犯罪嫌疑人。

微信图片_20191022113825

2019年7月12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接到位于江北区洋河网上产业园某服装店店主王女士的报警,称客服发现账户出现异地登录的情况,紧接着几天,陆续有买家反映:服装“甲醛超标”、“衣服破损”等,申请索赔。因为自己的店铺在网上信誉一直排名前列,以前很少有这种情况,这次索赔突然增加,引起服装店老板怀疑,可能有人故意弄虚作假,实施诈骗。

根据报警人提供的线索,江北分局网安支队民警立即着手开展调查。根据分析,此类诈骗行为出现,必定不会是单一案例,同类型的诈骗行为很可能同时多发,应当引起重视、顺藤摸瓜。

很快,民警锁定一个域外网络IP地址,犯罪嫌疑人李某浮出水面。原来,李某伙同老乡龚某通过特殊渠道购得伪造身份证件,并办理了银行卡等作案工具,由龚某负责将伪装成“订单”等的木马程序发送给商家客服,待商家电脑中毒后,再由李某远程盗取商家商品购买信息,并将信息出售牟利。7月初,李某和龚某前后两次出境前往越南胡志明市作案,非法获取订单数据200多万条,从中获利120余万。

8月上旬,当李某、龚某再次回到江西上栗老家时,被蹲守的重庆江北警方一举抓获,并扣押了多台笔记本电脑、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作案工具。经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微信图片_20191022113822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的大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扫码抽奖可能会是资金诈骗的圈套、连接WIFI热点或导致信息泄露,钓鱼网站、陌生短信等都可能会被人利用,套取个人信息。

江北警方提醒大家,保护信息安全,要在日常养成良好的信息使用习惯,在各个平台注册账户时,密码不要完全一致,并且要定期修改。更换手机时,一定要把之前的信息销毁。切记不要将自己手机上的二维码随意暴露在公共场合,可能有人会趁机扫描或拍照,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

江北台 刘洪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