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巴渝资讯 > 正文

扫码可溯源 渝北区为食用农产品贴上电子“身份证”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记者 唐春琳 黄建友

自2月份以来,渝北区农委在全市率先启用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指导12家农业企业为73吨农产品贴上24000多张质量安全溯源条码,实现食用农产品“带标上市”,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18-1

在渝北区兴隆镇海川草莓基地,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打包一批新鲜草莓,这批草莓将通过定点配送的方式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与以前不同的是,工作人员为每篮草莓都贴上了一张附有二维码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草莓基地负责人冉红英介绍,草莓的信息品种,重量、农残检测,我们的地理位置、电话等等一系列的信息,都会在二维码上面去显示,然后打出来贴到产品上面,就可以很清晰地表达出来了。我们自己在操作上面也很快捷很方便,直接由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可以上传打印。

18-2

据了解,自今年2月以来,渝北区农委积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我质量控制、自我承诺并自行开具合格证,并筛选出3家果蔬配送企业做试点,在全市率先启用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农产品生产企业只需通过手机填写申报就能快速打印带有二维码的电子合格证,消费者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获得这批农产品的重量、产地、开具日期、质检承诺等详细信息,最大限度做到食用农产品可追溯。草莓基地负责人冉红英说,有了这个合格证,相当于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这段时间使用这个合格证之后,明显提高了20%的销量。

18-3

为规范电子合格证使用,渝北区农委还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鼓励有条件企业进行产品农残自检。渝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马凤介绍,我们会定期对辖区农业生产企业进行抽检,农产品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进行快速检测,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渝北区已有12家企业开始试行使用电子合格证,约有73吨农产品张贴24200余张合格证上市,可为市民提供可追溯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渝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马凤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区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推广,让渝北农产品带上身份证,让市民买得更放心。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唐春琳 黄建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