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新闻特写:姜农老周收徒弟 无偿传授种姜技术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蒲佳乐 余娅 龚琪

目前正值姜田打窝的时间,打好窝,再过几天,姜农就好下姜苗,为今年的好收成做准备。梁平区金带镇的姜农周伯银不仅在按照时节把种姜的各个环节工作做好,还当起了师傅,向周围村民无偿传授种姜的技术。这不是老周闲不住,而是他真是种姜的一把好手,还有一副热心肠。

微信图片_20200306125140

3月5日上午,在一块近两亩的姜田里,记者看到,这里已经打好了密密麻麻、规整有序的姜窝,打窝工作已进入尾声。此时,姜农周伯银正和同村人王世清配合着给最后一小块姜田打窝。一人用工具打窝,另一人就用锄头松土整田。说是来帮忙,其实村民王世清是来向周伯银学习种姜的。在周伯银做事时,王世清会仔细观看,多数时候,周伯银会边做边给王世清讲解技术要领。

微信图片_20200306125137

2018年,周伯银拿一亩多地按自己的方法来试验种姜,选好地,选好种,还在姜地里喷洒猪粪等农家肥。当年,在老周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辛勤耕耘有了回报。姜田一般亩产3000斤,老周的地亩产达到了一万斤,且姜的口感好、很脆。那一年,生姜一斤卖5元左右,周伯银把自己的姜运到场镇售卖,被大家一抢而空。“我拿到和林去,一斤卖8元钱都卖完了,有发展势头,我第二年就把生姜种植规模扩大了。”姜农周伯银介绍说。

微信图片_20200306125135

今年,姜农周伯银种植了5亩多的姜田。经过摸爬滚打,老周认为自己的种植方法很可行、很有用:要选择带一点沙的姜田,生姜种子要选好,田里要喷洒农家肥,农家肥要经过干湿分离等处理后再使用。徒弟王世清是师傅周伯银的同村人,他本来一直在深圳打工,做过餐馆、进过车间,在外近20年。最近回家,准备向周伯银学习种姜。跟周伯银呆的时间长了,王世清掌握了种姜的大体知识,可要把生姜种好,还得王世清自己多留心观察和体会细节,为了不辜负师傅周伯银的教导,王世清经常天不亮就起来干活了。梁平区金带镇石燕村2组村民王世清说:“主要是整田难做,尤其是夹姜窝子,还很不熟悉。”

“大家都是老乡,谁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他,我懂多少,全部教给他,一起致富。”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谈及成绩略显羞涩,说到种养殖发展就滔滔不绝。作为质朴、勤劳和精明的庄稼人代表,周伯银用对土地的热爱,换来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正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 

梁平台 蒲佳乐 余娅 龚琪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