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厂门登记、测量体温、全面消毒、错峰用餐……”2月以来,秀山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同步推进,让复工企业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以秀山县工业园区的重庆宏煊服饰有限公司为例,镜头带你探个究竟。
镜头一:两本台账“筑防线”
走进秀山县工业园区,来到重庆宏煊服饰有限公司大厅,映入眼帘便是横幅标语:“安全齐生产,预防靠大家。”
重庆宏煊服饰有限公司2018年入驻秀山县工业园区,厂区面积3000余平方米,年产值800万件,主要从事风衣、夹克、牛仔裤等服饰类梭织服装生产。
秀山工业园区宏煊服饰车间。李洪森摄
“2月28日复工,目前复工生产员工共58人,主要来自秀山本地。”重庆宏煊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海健如是说,在正式复工前,对每个返岗员工的健康信息、返程交通、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台账,附上承诺书、简历表归档。另外,复工人员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建立台账并向主管部门上报。
同时,还制定《疫情紧急预案》,每天对厂区进行2到3次消毒,在厂区设置了专门的疫情临时隔离区,配备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在用餐方面,采用错峰就餐;在复产期间,不进行聚集开会,尽量使微信群、QQ群沟通交流。
镜头二:加班加点“赶订单”
透过玻璃窗向车间里望去,只见员工们低头忙碌着,戴着口罩,轻车熟路地完成缝纫、裁剪、熨烫等工序。
“最近忙不忙”“一天能做多少件”……在车间里,与两位员工交谈道。
“我们是计件,多做多得,天天晚上加班。”张秀红边踩平车边高兴地说,争取一个月收入5000元。
张秀红家住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此前在广东省的一家服装厂上班,因疫情没有外出,看见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招工,就来到宏煊服饰应聘上班。
钱海建查看生产情况。李洪森 摄
“面对15万订单,不加班不行啊!客户要求三个月完成。”钱海健坦然地说道,自复工复产以来,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如果不按时交货,不仅将造成客户流失,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年业绩,“我们打算拼命往前赶,争取二季度把一季度的生产欠账补上,确保今年年产值不受影响”。
镜头三:线下招聘“不打烊”
在生产车间看到,陆陆续续来了一批求职者。
“我来看下!原来在浙江省、福建省的服装厂干过,都是踩平车。”来自秀山县里仁镇南庄村吴大姐笑嘻嘻地说。
求职人员参观生产车间。李洪森 摄
“今年的订单和去年相比差不多,但从员工返岗情况来看,至少还要招聘50名,生产才能完全恢复。”钱海健充满信心地说,采取线下招聘“不打烊”,主推岗前参观,只要有求职意向,可跟现场工作人员一起进入厂区进行提前参观,了解具体工作内容。
目前,该公司招聘了20多名返乡熟练工,“建卡户、现役军人及退休军人家属优先录用。”
(作者: 李洪森 黎帅)
(作者单位: 秀山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