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心中有爱,就有明天” 渝中民警龙浩12年前的汶川抗震日记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记者 张艳 曲成新 通讯员 马良

“只要心中有爱,就有明天……”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四川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12年过去了,渝中区公安分局化龙桥派出所民警龙浩再次点开当时写下的抗震救灾日记,看到第一句话时,就已泪流满面,感慨不已。

微信图片_20200513110104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8.0级特大地震。龙浩作为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力量第一突击梯队成员,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在了日记里。

6000余字记录半月点滴

“5月18日,星期日,我们已经整装出发,一定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这是龙浩救援工作日记的第一篇。

从5月18日到6月1日,15天的点滴,在救援日记里都有记录。这是龙浩在难得的休息时间,用手机打出来的,共有6000余字。龙浩说,“当时条件极其有限,我就用手机备忘录记下了救援工作的点滴。”

那时,按照市局统一部署,龙浩于5月18日赶赴灾区,负责参与汶川映秀的抗震救灾、法医学个体识别检验鉴定以及个体识别中遇难者亲属心理疏导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513110102

灾区情况恶劣 他们直面艰险

“5月19日,映秀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首先,通信中断,只能通过卫星电话和外界联系;其次,交通受余震影响,随时都有中断可能。”

“5月20日,我们由都江堰进入灾区漩口镇,一路上塌方多达30余处,并且有随时再次塌方的危险。”

“5月22日,有简易帐篷可以使用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缺乏饮用水及食物。”

“5月23日,为了防止疫情暴发,工作的时候,防毒面具通常一戴就是七八个小时,大家从没感觉离死亡如此之近,但为灾区贡献的精神支柱未垮。”

这些都是日记内容的节选。龙浩介绍,当时救援的场面到现在仍记忆犹新。他们面对的是残垣断壁,交通、通讯中断,食物和水短缺,随时可能突发的余震以及疫情传播的危险。到处是废墟的景象,对他们的心理震撼很大,他们得不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们,他们敢于挑战,直面艰难险阻,用责任和担当一次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只要心中有爱就有明天

“5月29日,星期四,‘感谢你们公安,是你们帮我找到了孙女的遗体。’说这句话的是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姓朱,地震毁了她的住所,她只能临时住在路边的帐篷内。朱婆婆有一个儿子、一个媳妇和一个孙女,平时靠捡垃圾过活,她特别喜欢孙女。然而无情的地震震垮了映秀小学的教学楼,也夺走了小孙女的生命,见孙女最后一面成了她的心愿。 ”

“自从开始挖掘遇难者遗体的那一天起,朱婆婆便每天守候在挖掘现场,等着见小孙女最后一面。我还清楚记得朱婆婆在现场寻找孙女时的背影,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后背微驼……我们突击队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她孙女。”

“苦苦等候了十多天后,突击队员终于在24日凌晨两点多,在映秀小学挖掘现场找出了朱婆婆孙女的遗体,完成了她的心愿。”

这是龙浩日记里记的一段感人故事。讲起朱婆婆,龙浩印象很深刻。2011年,他还专门去映秀找到了朱婆婆。“她与家人一起开了一家餐馆,日子越过越好了。”龙浩说,映秀镇已经焕然一新,废墟上建起了新的楼房,灾区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只要心中有爱,就有明天。”龙浩说,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亲眼见证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所以坚信,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们也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渝中台 张艳 曲成新 通讯员 马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