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长大后成了救命恩人的战友——汶川幸存女孩与军队医院的双向奔赴

图片 1.png

黄丹正在协助病人检查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纪念日,也是国际护士节。17年前的汶川地震,她在震区苦苦支撑,盼来了解放军的救援。如今,那个牵着衣角怯生生地喊疼的小姑娘有了勇挑重担的肩膀,来到曾经救下她的医院,成为光荣的医护人员,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17年过去,那场灾难留在黄丹额头上的伤疤已经看不到痕迹,但当年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她总是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汶川地震发生时,黄丹刚过完16岁生日,在什邡洛水中学上学。

“当时脑子全是懵的,感觉到一阵一阵疼痛后才清醒过来”黄丹回忆,“第一反应是,一切都完了。”数个小时里,耳边同学的呼救声越来越孱弱,恐慌和绝望愈发在心里蔓延。

图片 2.png

原第三二四医院(现陆军第九五八医院)野战医疗所挺进灾区

“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有个穿迷彩的阿姨把我拍醒,她给我包扎了伤口,一口一口地喂我吃东西。”后来她才知道,自己苦苦盼来的解放军,就是原第三二四医院(现陆军第九五八医院)野战医疗所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医疗队。好几个昔日一同嬉笑打闹的同学,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黄丹陷入了极度惊恐中,精神状态很差,几次拒绝治疗。

看出了小姑娘眼底的警觉,“迷彩阿姨”趁着救治伤患的间隙和她谈心,帮助她稳定情绪,疏解心结。渐渐地,黄丹和医疗队的医护们熟悉起来,偶尔也会帮他们打打下手递个药。

黄丹很少与人谈起昔年的重创,但她对解放军的崇敬早已埋在了心底,也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和“迷彩阿姨”一样,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治病救人!

少年时种下的医学火种,终在2018年盛夏绽放——黄丹长大后报考了医学专业,并于2018年来到曾经救下她的陆军第九五八医院工作,如愿披上圣洁白衣成为了梦想中的“白衣天使”。

在医院抽组医护人员成立红岩医疗队的消息传到科里那天,刚下夜班的黄丹逆着归家的人流疾奔回院,写下了加入红岩医疗队的报名申请书。

几年来,黄丹不辱使命,追随医疗队上高原、到边防,见证了人民子弟兵的忠诚与无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如今,年轻的黄丹已经成长为红岩医疗队的骨干力量,将爱与希望化作穿越云雾的星光,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生命角落。

(  作者: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