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恐龙新属种!重庆黔江发现白垩世鸭嘴龙类恐龙

9月1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国际知名SCI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西南地区一新命名的晚期分支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在东亚地区交流的证据》的学术论文,正式命名了重庆黔江正阳组发现的第一个新的鸭嘴龙类恐龙——长生黔江龙(Qianjiangsaurus changshengi)。

长生黔江龙复原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长生黔江龙复原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本次研究工作,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云南大学相关学者共同完成。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恐龙化石发现主要来自侏罗系地层当中,白垩系的化石材料非常的稀少,从2019年开始,2022年冬季,项目承担单位在黔江上白垩统正阳组的顶部发现了一具不完整且部分关联的鸭嘴龙类恐龙骨架,并根据这一标本命名了一个鸭嘴龙类恐龙的新属种——长生黔江龙。

长生黔江龙的坐骨及前部尾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长生黔江龙的坐骨及前部尾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记者了解到,鸭嘴龙是是一种植食恐龙,存在于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末期,在全球均有分布。喙吻部宽扁,极像鸭嘴,故名鸭嘴龙。虽然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有鸭嘴龙类化石发现,但来自于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系的化石材料却极度匮乏。

长生黔江龙复原骨架模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长生黔江龙复原骨架模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黔江龙是重庆第一个被正式研究命名的白垩纪恐龙属种,也是首个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鸭嘴龙类恐龙。其一系列原始和衍生特征反映了从“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向“鸭嘴龙科”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学转变,系统发育分析也确认该类群处于鸭嘴龙科以外的进化树的较高位置。也就是说黔江龙是鸭嘴龙超科中非常进步的一种恐龙,虽然不属于鸭嘴龙科,但黔江龙跟鸭嘴龙科的亲缘关系很近。

黔江正阳组典型地层剖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黔江正阳组典型地层剖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2022年开始,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的“重庆市黔江正阳恐龙化石集中埋藏地勘查与保护”项目正式实施,已发现2个稳定化石富集层位、400余个化石露头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初步圈定分布范围5.7平方公里,资源富集区达到了0.8平方公里。发现的恐龙类型经过初步鉴定包括了蜥脚类、兽脚类以及鸟脚类的鸭嘴龙类等,有望弥补西南地区白垩纪恐龙化石研究薄弱环节,也能为世界恐龙研究提供更多科学材料。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将组织力量继续加强对黔江恐龙化石的保护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保护质量。同时加强化石产地的综合研究,探索恐龙化石的沉积环境及其古生态特征,力争在黔江地区建立新的恐龙动物群,进一步提升重庆市在古生物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  作者:王铎翰  )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