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从2017年开始,石柱县楼房湾安置房小区的居民就一直在反映一个问题,他们安置房窗户的材质竟然被“掉包”了,窗户的实际用料与合同对不上。七年来,居民们反复找到石柱县相关部门反映此事,可鞋底磨穿、嘴皮磨破,相关单位却一直来回踢皮球,问题迟迟没有结果。最近,《今日关注》的记者就跟随安置户们,体验了一下他们7年来多次经历的这种特殊“待遇”。
据石柱县楼房湾安置房小区的居民介绍,当年他们是和石柱县统征办和南宾镇政府签订的“农房拆迁统建还房安置协议书”。可2017年接房时,拆迁户们发现,协议上约定好的外窗材质是“铝合金”,实际却变成了“塑钢窗”。大家当时就提出质疑,可没有人对此进行回应和说明。入住之后,窗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渗水、破损、无法关闭等等,让人头疼。
“它的滑槽是平的,大雨就漏水,开始往屋里渗进来。”一位石柱县楼房湾安置房居民说。
明明协议约定了窗户的材质,为什么交房时却走了样呢?据安置房小区的建设方——重庆裕鑫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介绍,当初龙嘴片区拆迁,根据土地性质不同,由不同的甲方和居民签订了协议。
“当时裕鑫公司为甲方签订的主要是国有土地上面的征收,南宾街道和石柱县统征办以他们为甲方签订的协议,主要是以集体土地的居民为主。”重庆裕鑫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谭经理说道。
据了解,和南宾街道及石柱县统征办签订协议的居民,外窗材质都约定为铝合金,这部分居民大概有800多套房子。应该说,整个事情并不复杂,协议约定更是白纸黑字。可从2017年开始,居民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却总是遭遇踢皮球。采访中,记者也跟着居民老马体验了一下求解之路到底有多难?首先我们来到了南宾街道拆迁办。
征地拆迁办公室办事人员:领导不是说喊你们找裕鑫吗?
居民老马:关键是签合同是和你们签的啊,和裕鑫有什么关系?
征地拆迁办公室办事人员:是裕鑫修的房子,一会儿袁主任来了再说嘛。
随后这名工作人员不愿再回答问题,匆匆离开了现场。无奈之下大家只能电话联系上了拆迁办的袁主任,可袁主任的回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石柱县南宾街道征地拆迁办袁主任:“我不晓得当时他们怎么解释的,因为这个建设不是我们建设的,我们只是拆迁时的一个行为,我们南宾街道也是甲方,你们连告两个单位都可以,我想你们走司法程序,应该也可能会赢。”
为了一扇窗户打官司?面对这样的回应,老马显得很无奈。记者注意到,拆迁安置协议上还有一个甲方——石柱县土地统征办,因为工作调整,这家单位现在的名称叫石柱县征收拆迁补偿事务中心。
石柱县征收拆迁补偿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中心2015年才成立,前身确实做的是统征办的业务,但人不是那些人了,如果是协议上的问题,肯定要找公司那边,因为房子是裕鑫修的。
拆迁协议上的两个甲方都说无能为力,却让居民们去找房屋的建设方。裕鑫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石柱县的一家国有企业,负责人谭经理表示,当初建房时,没有任何人告知他们,窗户材质要使用铝合金。
重庆裕鑫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谭经理告诉记者,当时设计图纸标的是塑钢窗,未收到统征办及街道要求外窗材质的一些函件。
一圈走下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又该怎么解决,依然没有任何结果。而老马说,这样的“待遇”自己已经体验多次,早就习以为常。
记者经历这次特殊的体验之后,感受很多。明明拆迁协议白纸黑字写那里,谁在违约一目了然。可七年来,居民却一路遭遇否认、推诿、踢皮球。相关单位首先没有做到诚信守约,之后既没有一点歉意,也没有补救办法,甚至连补救的意愿都没有看到。一句“你可以告我”,更是让人看到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傲慢。如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态度,那么人民至上、民生为大,又从何体现?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梁泽耀 刘洋 徐娅 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