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国家司法救助工作10周年 重庆法院办理案件2479件 救助金额7743.50万元

7月12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国家司法救助工作10周年新闻发布会,通报十年来川渝两地法院司法救助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DSC00700.jpg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中伟介绍,2014年至2023年是重庆法院司法救助工作“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救助人员精准化、救助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十年。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重庆法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479件,决定救助2044件,救助2723人次,救助金额7743.50万元。

在建立规范体系方面,重庆市委政法委联合重庆市财政局、重庆高院等六单位出台《重庆市司法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规范司法救助标准和生活困难认定条件的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从2017年开始,除司法救助金额超过重庆市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职工月平均工资36个月工资总额的司法救助案件外,其余救助案件由案件承办单位依法决定,不再报同级政法委审批;重庆三级法院司法救助资金由重庆市财政统一拨付,最大限度保障了司法救助的“应救尽救”。

在创新救助机制方面,2017年,重庆三级法院建立了司法救助办理机构——司法救助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专司司法救助工作,办理司法救助案件,实现了“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同时,自行研发司法救助智审平台,实现了司法救助案件启动、困难情况核实、救助资金发放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全过程自动留痕,实现了精准、高效、公平救助。

王中伟表示,为防止救助资金滥用,重庆法院在传统的一次性救助资金发放方式外,充分考虑个案的差异性,创新了分期发放、委托第三方监管、将救助金直接用于为失能救助申请人支付护理费用等多种方式,确保司法救助金专款专用。

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救助基金作用,根据救助申请人的实际需求,积极采取长远、针对性的后续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救助。

下一步,重庆法院将通过数字手段尽早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启动司法救助工作;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互享互通、工作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将困难当事人信息推送给负有特定救助义务的职能部门,协调相关部门接力救助,形成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共同发力的大救助格局。同时,加强川渝两地法院的司法救助协作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力保障困难群众的权利,共同守护川渝两地人民的美好生活。

(  作者:王成伟 秦永艳  )

(  责任编辑: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