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关注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五毛”零食

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健康。我国教育部于2019年公布并施行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将校园及周边地区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但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却成为了食品安全的真空地带,这些商家“跨界”售卖“五毛零食”,经营乱象比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进行了暗访调查。

记者先后在市内多所小学的周边进行了走访。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几乎都存在“跨界”搭售零食的情况。“烟盒糖”、“啤酒豆”、“眼球软糖”等各种零食,包装迥异、名字猎奇,格外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个一块钱一条,这个五毛钱一个。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说,零食都是起引流作用的,不赚钱。你想嘛,卖五毛钱的才赚一毛三、四分钱,就是为了引流孩子进店。

记者注意到,这些“五毛”零食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但基本都是高油高糖高辣的食品,很多还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另外部分商家拆零销售的小零食上,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等消息。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倒了就可以当水枪,但是里面是可以吃的,甜的。”

记者:“上面怎么没有生产日期这些?”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它是整个盒子里面的,盒子上面有信息。盒子都已经取了,你看嘛,都是搞掉了,是一个纸盒子,我把钱退给你就是了。”

小卖部老板:“谁能买得到一盒?”

记者:“一盒进价多少钱?”

小卖部老板:“十多块钱。”

记者:“卖单个呢?”

小卖部老板:“都是一块钱一份。”

记者:“一盒有没有二十串?”

小卖部老板:“有。”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所以,这些商家的销售方式,往往会导致消费者无法确认“食品是否过期、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等问题。

除了产品信息不全的问题之外,五毛零食的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在这所小学后门的一家小卖部内,记者发现商家正在售卖的一盒辣串已经被打开封口,包装盒里甚至出现了蚊虫。

记者:“它这样敞着,没问题吗?”

某小学周边小卖部老板:“它这个是孩子打开的。”

记者:“蚊子都跑进去了。”

某小学周边小卖部老板:“没有啊。”

记者:“这里,你看嘛。”

某小学周边小卖部老板:“不是,不是。”

记者:“这里不是蚊子吗?这么大一只。”

某小学周边小卖部老板:“那你就换其他的嘛。”

记者提醒后,老板赶紧用纸巾将盒子里死掉的蚊虫取出,可之后她又将这盒辣串放回原处销售。而类似食品安全隐患还有不少,一些文具店里的零食外包装上布满灰尘;有的瓶装零食甚至连瓶盖都不见了。店主坦言,他们平时很少清理货物,如果发现过期食品,他们的处理方式则是抓紧时间卖掉。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那种特别不好卖的,自己两下把它处理了,要么该丢就丢,要么能便宜卖就便宜卖。”

记者走访的多家文具店,基本都是“跨界”经营,店内不仅有文具书本,还有零食玩具,有的店门口还摆者关东煮、煎鸡排的摊子。但记者没有看到一家文具店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

某小学周边文具店老板:“办是办了证,但是真正检查的时候,该收起来的还是要收起来。哪里有百分百正规的,如果真的上面来检查的时候,要提前通知你,要给你说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按照他的规定的话,三无产品多的是,哪里有孩子看得到呢?”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五毛零食隐藏在校园周边的文具店、小卖部内,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相关部门要从源头严格把关,加强对零食生产、流通环节的抽检;同时对售卖不合格产品的商家进行处罚。多管齐下,才能真正筑牢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防线。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卢曦 徐娅 刘洋)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