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重庆站采访团来到了垫江县。垫江县境内的龙溪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流经梁平、垫江、长寿三个区县,是重庆市市级河流,也是万里长江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上个世纪90年代的龙溪河,还是当地著名的“臭水沟”,六年前还是劣五类水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乡镇的房子越来越多,龙溪河沿岸相继建立起化肥厂、造纸厂、养殖场等工业设施,工业污水开始流入龙溪河,河水的水质开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随着集镇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龙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水环境持续恶化,是当地有名的“臭水河”。
退捕渔民李代国是龙溪河生态环境变化的经历者和见证者。“我在龙溪河畔长大,祖辈三代都靠打渔为生。到2000年初的时候,龙溪河已经污染很严重了,鱼越来越少了,小时候一网可以打捞几十斤鱼,水质也相当清澈,后来一天都打不到几斤鱼,打渔的收入也越来越艰难。”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及捕捞渔民退捕转产政策的实施,李代国说,自己就是末代渔民,他必须“上岸”了。他深知这是为了促进渔业资源有效恢复,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是有利于子孙后辈的大好事,必须无条件支持。2021年,在政府的号召下,他退捕转产,由于没有手艺,他去考了护渔队,从此成为了一名护渔人员。
而垫江县也通过“四位一体”工作举措,切实改善龙溪河水域环境。据垫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谭大志介绍,2019年10月,龙溪河开始实施常态化集中清漂工作,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改善了水面及河道两岸的环境。并确定了龙溪河(垫江段)河道清漂、巡河、发电、水生生物资源管护“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工作。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及捕捞渔民退捕转产的实施,垫江县规范了水产养殖和捕捞权的管理,并加强渔民的退捕转产安置工作。87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了就业安置,为53艘退捕渔船及渔民安置提供了600多万元的补偿资金。
县里还成立了专业的清漂队伍、巡河队伍、护渔队伍来全面开展护渔行动,有力保障了龙溪河垫江段水生生物资源,逐步修复龙溪河的生态环境,龙溪河治理后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实现了人水和谐共生。
据了解,目前,龙溪河垫江段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长期保持在Ⅲ类,有时可达Ⅱ类水质,被水利部评选为全国60个创新管河治河模式优秀案例之一。
(记者罗希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