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2022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优良天数达332天

6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重庆市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邦平介绍了《2022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有关内容,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c7f0efec9c449ae64c451aa924dd08f.jpg

2023年重庆市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罗希睿/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外发布了《2022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王邦平介绍,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性和坚韧性不断增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气质更佳、颜值更高,具体情况如下:

2022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

水环境方面,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20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122条河流布设的21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5.0%;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97.7%。6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气环境方面,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其中优130天,良202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市碳市场提质增效,各类产品累计成交量4000万吨、交易额8.35亿元。

声环境方面,全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白天6点至22点)平均等效声级为52.5分贝。

土壤环境方面,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固体及危险废物方面,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62.75万吨,综合利用1970.78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2.23万吨),处置363.59万吨(含处置往年贮存量4.78万吨),贮存145.4万吨。全年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876万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

辐射环境方面,全市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园林绿化方面,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约71974.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约78008.3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约30561.2公顷。

森林与草地方面,全市林地面积7026万亩,森林面积6800万亩,森林覆盖率55.04%,全市草地面积35万亩。

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日常指导,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8个,面积80.4万公顷,占全市辖区面积的9.8%。全市有风景名胜区36个,世界自然遗产地3处,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和生态公园85个,湿地公园26个,全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12种,野生维管植物6000余种。

气象与自然灾害方面,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8.5℃,平均年降水量为953.1毫米。大部地区冬春季开始晚、夏秋季开始早,春季持续时间短、夏季持续时间长。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为总抓手总牵引,认真落实《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持续推动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协调推进减污降碳、川渝标准一体化等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项目,累计签订落实合作协议超110项,“健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入选重庆市“我最喜欢的10项改革”。

同时,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水,着力建设“大渝治水”水环境大数据应用系统,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深入推进生活、工业、农业面源、船舶码头等污染治理,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流域治理的协同性和实效性。扭住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推进排污口—排水管网—排污源全链条整治;突出精准治气,加强污染天气预警应对,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督导帮扶。

此外,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许可、执法等方面推出各项惠企措施。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等工作。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绿色转型,鼓励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行业,以及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控排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实施绿色低碳改造。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

(  作者:罗希睿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