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专题记者会举行。市政协委员、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就加快两江新区产业发展,打造重庆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进行了介绍。
李洁介绍,2022年,两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切实肩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发展重任,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将产业作为立区之本、工业作为强区之基,推动工业成为支撑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形成汽车、电子信息两个双千亿级产业为支柱,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等战新产业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全年新能源整车实现产值353亿元、占全市62%,产量21万台、占全市58%。
二是数字赋能取得新成效。大力推动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软信产业规模超1000亿、占全市30%。拥有西部最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四节点一通道两中心”,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三是科技创新激活新动能。聚焦大学大院大所高端研发机构50家、院士团队25个,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顺利开学。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7家;培育科技型企业4030家、高新技术企业78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61家;山外山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提升行动,奋力打造在全国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建设“升级版”,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上下功夫。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整车龙头引领行动计划,推动长安、赛力斯等龙头扩产上量,持续大力引育车规级芯片、大小“三电”、“三智”、汽车软件等核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价值含量,努力在全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中发挥“两江”担当。加速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持续补链强链,不断壮大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集群,突出引进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和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抢占新赛道、壮大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二是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上下功夫。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软信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计划,以重庆汽车软件园、两江软件园、礼嘉悦来智慧软件园为牵引,加快打造10大特色软信产业园,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稳步提升网络基础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生态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能”,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做靓“两江智造”品牌。
三是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协同创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集结登峰行动计划和“扬帆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高标准打造创新平台,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提升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办学水平,加快打造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优化创新生态,打造“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四是在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全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围绕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发力。用好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三送一解决”工作机制,常态化走访调研企业,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园区延伸,积极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全方位呵护保障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