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针对中心城区“买菜难”、保供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 重庆这样做

中心城区目前正在实行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市民的生活物资如何保障? 11月24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8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章勇武介绍,整个中心城区每天需要的生活物资总量14000吨,其中7000吨是蔬菜,还有米面油5000吨,另外还需要水果1000吨、肉类1000吨,一共14000吨。

“我们现在重庆本地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以及我们从市外调配的能力和量都大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有些还大了很多。因此我们说米是够的、肉是够的、油是够的、菜是够的。”章勇武说。

章勇武表示,近期,根据对疫情防控管控的需要,各区都加强了流动性和聚集性的管控,这时候重庆也出现了一些网上订单难,订了单以后送达也难的这种情况,应该说现在保供企业和保供人员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一是因为这些市场、中心仓、大仓有时候也会发现疫情的出现,那么在排查期间会暂停这些场所的使用,这样的话就导致一些订单难以执行。

二是保供人员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一部分保供人员跟大家一样都在家里面没办法出来,所以也就造成了保供运力不太足。

三是一些保供企业预判不足、准备不足的问题。重庆过去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疫情,有些保供企业对生产、运力的调配等方面准备不足,也导致了货源的组织不及时、配送服务跟不上等等问题。为了及时解决好市民买菜难的问题,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重庆市商务委和保供企业、保供人员一道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的克服各种困难,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群众的生活服务保障。

四大措施应对生活物资保障

针对市民不能够出门买菜的问题,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来加以解决:第一个渠道是正常的电商平台渠道,这个渠道大概占比1/3;第二个渠道是团购、代购的方式,占比也在1/3;另外还有线下的门店以及线下门店把线下业务在一些小区门口设了临时保供点,占了1/3。另外,各个区、各街道、各社区还因地制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保供措施。

针对线上购买供货不足的问题,重庆相关部门请各大电商平台、重点超市提升线上产能,释放更多的订单,同时也推动线下关了门的重点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恢复营业,增加供给能力。鼓励引导各个企业提供多种价格、不同规格的蔬菜包、肉菜包,供市民选择。

针对保供人员力量不足、配送不及时的问题,重庆加大了人员组织调配力度,出台了多项措施。推行保供人员电子通行证,确保连续三天三检的保供人员,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以正常上岗,顺畅通行。也通过各区县的支援,还有市外调配等方式,增强人员的力量。有条件的保供企业安排这些保供人员集中居住,各个区也动员了一些企业开放自己的门店,为保供人员提供一些住宿的服务,对确有困难的实行的是“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尽量减少人员的损失。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高度关注、全力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

针对物流不畅导致保供效率不高的问题,重庆将继续执行中心城区内民生物资运输车辆全部见货放行,取消通行证限制,同时对返程放空的车辆可以凭驾乘人员的保供通行证放行,确保民生物资运输顺畅。

(  作者:陈沾弟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