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大渡口:打造引领社区建设的“火车头”

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从社区工作者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实际问题出发,运用社会化招聘、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等手段,在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管理机制、能力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着力抓好基层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沪汉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防疫知识(摄影:何静)

完善制度建设 打造“全能多面手”

每个人都很忙碌,是走进沪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第一印象。在社区工作人员何静介绍社区情况的短短20多分钟里,她的工作电话响了3次,有2位居民走进大厅办事。“这是社区工作的常态。”何静介绍,许多工作最终都由社区落实,居民只要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找社区。

“党建、民政、文体、妇联、司法、安全、宣传……社区工作多而杂,虽然我们只有9个人,但每个人都能做到‘AB角互补’,一人身兼数职。”何静说。

12月7日一大早,居民罗先生来到社区办理城乡居民医保业务。“早上来的时候得知负责医保的工作人员有事外出了,我还以为今天这个业务办不成了呢。”罗先生意外地说,“我平时在外区,今天特意请假回来办理医保,还好社区工作人员个个都是‘多面手’,帮我办了业务,让我不至于白跑一趟。”

“以前居民来办理业务时,相应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在,居民就只好等着或下次再来。但现在,社区针对居民办理事务需要,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能力,通过学习其他岗位业务,做到‘AB角互补’,大大提高了受理和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效率。”沪汉社区党委书记王迪介绍,为了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社区还经常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沪汉社区还推出24小时值班制、首问负责制等,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增强贯彻执行能力,将服务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工作人员为居民解释相关政策(摄影:林俊)

优化年龄结构 发挥传帮带作用

“90后”何静是社区的“科技达人”,她手把手教老年居民用电脑和手机,还经常入户为居民解决网络问题;“80后”残疾人专干曾帮利工作认真负责,主管辖区低保、老年工作,经常上门为老人服务;“70后”综合治理、妇联主任蒲亨燕被大家誉为“后勤保障小能手”,她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包揽了社区的一切后勤工作……目前,社区工作人员9人中,有“70后”2人、“80后”5人、“90后”3人。“社区要治理好,关键还在人。”

“年长者,成熟稳定、经验丰富;年壮者,精力旺盛、稳打稳扎;年轻者,思维活跃、大胆创新。‘老中青’的配置有助于年轻一代和中老年一代在学识、经验、创新等方面互补同进。”王迪笑着说,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大家在一起工作就能扬长避短,整个工作系统才会像车轮一样,转动着往前走。

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是近年来沪汉社区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过去几年中,社区基层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王迪说,根据实际情况,社区运用社会化招聘、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等手段,在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管理机制、能力提升等方面上下足功夫,着力抓好基层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此外,沪汉社区重视“传帮带”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带着年轻社区工作者走访入户,指导他们与群众打交道。王迪介绍,年轻的社区工作者缺乏与群众沟通的经验,对辖区的情况不清楚,这是他们开展工作的短板,通过“老带新”,能让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尽快熟悉业务。

    工作人员为低保户发放口罩(摄影:何静)

树立服务意识 当好群众贴心人

王迪说,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社区工作者就是这个家的管家,无论社区的大事、小事、好事、烦心事,他们都要去管、去办,用真心凝聚群众,用热心服务群众,用爱心关爱弱势群体。

疫情期间,沪汉社区工作人员处处彰显不怕吃苦受累,迎难而上的风采。“那时我们社区的所有工作人员,一接到任务,就全部恢复到工作状态,一家一家地电话随访,一户一户地上门排查,一刻也没有耽误。”王迪说,因为知道社区是一道重要防线,所以作为社区工作者,必须靠前站,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我们定期参加培训,观看优秀社区宣传视频,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找到提升自己的突破口。”王迪说,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素质,沪汉社区还定期组织大家参加学习培训。接下来,沪汉社区将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把学习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使社区的文化服务、卫生环境、便民利民等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  作者:王雯 刘梅   作者单位: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党工委  )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