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津区林业局资源科工作人员袁兴海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巡护过程中,在长江江津支坪段发现罕见鸟类黄嘴潜鸟,此种鸟类极其稀少且在内陆地区十分罕见,此次发现在重庆尚属首次。
1月22日,袁兴海在巡护中沿途记录观察到的鸟类。在后期整理照片时,他留意到一只上体黑色,下腹白色的鸟类,根据形态特征,判断该鸟并非常见鸟类。
1月25日,经重庆观鸟会专家危骞鉴定,此鸟为极其稀少且在内陆罕见的黄嘴潜鸟,此前仅在福建、四川等少数地方发现过,此次发现的黄嘴潜鸟也将作为重庆鸟类新纪录在《重庆鸟类名录》中更新,并成为第515种鸟类。
据了解,这只黄嘴潜鸟为幼年个体,在监测过程中,该个体有休憩、梳理、觅食等行为,精神状态良好,几乎没有发现警惕行为,表明对周围栖息地环境已经开始适应。黄嘴潜鸟被发现栖息的区域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此处水面宽阔,江心滩众多,这里也是重庆湿地生物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新闻多一点
黄嘴潜鸟,也叫白嘴潜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是潜鸟目5种中个体体型最大者,体长76至94厘米,颈长而粗壮,喙上翘,前额明显的隆起,翅窄,尾短。
黄嘴潜鸟是擅长游泳的水鸟,潜水能力较强,游泳时身体下沉于水面,潜水深达70余米,最长时间达90多秒。岸上活动能力很差,不能直立,除非为了繁殖营巢一般不上岸。
国外繁殖于俄罗斯北部沿海至楚科塔东北及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冬季南迁沿太平洋西岸至黄海。在整个亚洲都很少见,数量稀少,为罕见冬候鸟。国内迁徙期见于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锡林郭勒,越冬于山东、江苏北部海域;四川德阳、福建连江、香港有迷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