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落幕 这些项目获了奖

11月24日,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等10个市级部门举办的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举行。

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历时6个月,吸引了317个乡村振兴创业项目报名参与,经自主报名、区县初审、市级复审、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市级复赛,30个项目入围决赛。

决赛现场,30个项目团队分为“产业发展”和“服务带动”两个组别,以“6+4”形式进行路演,即6分钟项目阐述、4分钟评委提问。每组由7名评委坐镇并现场打分,最终以分数高低排名,竞选出两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各参赛项目中,既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精尖项目,又有紧贴生产生活需求,应用前景广阔的接地气项目。参赛项目主讲人从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团队构成和财务情况等方面向现场评委们进行了精彩展示。其中,不少项目创新点突出,有的还已经在专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受到评委们的一致赞许。

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品质青花椒全产业服务平台

羊肚菌全产业链项目

二等奖

科技引领苗妹香香 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鬼城麻辣鸡

匠心生活-非遗文创助推乡村振兴

实干践行我的乡村振兴梦

三等奖

梁平县瑞丰米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大足区惠农花椒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溪口乡玉竹山地高效农业项目

古龙茶叶

为世界提供更好的荣昌猪

肉多多午餐肉罐头研发生产

优胜奖

艾草种植高效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忠县威旺生猪养殖家庭农场“放心肉”项目

腊梅真硒葡萄

匠人匠心-小乔东方美人茶

蚯蚓粪+数字化营养小番茄项目

重庆市大足区数字赋能蚕桑产业示范基地

重庆市双桥经开区益民稻花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桥头镇田畈村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现代循环农业发展项目

农作物秸秆再利用与产品研发

数智化芽苗菜工厂 --- 算法驱动企业发展

夔汉子牛肉

一团火

全自动高频无纺刺针工艺革新及产销链构建项目

江津花椒秸秆综合回收利用

大耳朵口袋动物园-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污水处理项目

牧童游乡村旅游平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践行者

优秀创业项目当场拿到意向投资

据了解,获得产业发展组一等奖的“高品质青花椒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项目来自重庆宇隆椒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耗时8年培育出青花椒新品种“天知椒”,目前已在江津建成300亩科技示范园,并在重庆、四川、云南等八省市发展天知椒标准化基地约10万亩,带动就业2万余人。

为拓宽乡村振兴创业项目筹资融资渠道,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多家金融机构组成融资观察团,为项目预授信总额达7050万元。比赛结束后,两个一等奖项目现场获得预授信额度共1000万,意向投资共350万元。

“我们已研发出一款羊肚菌的冻干面产品,准备推向市场。通过大赛,我有幸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并建立起朋友间的联系、互动,这对于项目、团队,不仅奠定了踏实的基石,更铺就了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服务带动组一等奖得主的项目代表侯春均说。

创业联盟“乡村振兴”分盟成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以“渝创渝新”创业服务品牌为引领,实施政策助创、雏鹰培育、金融助力、服务助航、会员联动、文化厚植六大行动,让创业者们在创业路上有保障、有能力、有资金、有场地、有联盟、有平台。

针对此次获奖项目,“渝创渝新”将从政策、市场资源、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推创新人才、优秀企业成长,让“新服务、新业态、新职业”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另外,获奖项目法人或合伙人属于大学生顶目的,将优先入围“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资助范围,或有机会纳入“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等持续帮扶。获奖项目将有机会赴先进企业和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参加互联网营销能力提升培训。符合条件的选手及创业项目可申请入驻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获得经营场地、证照代办、创业实训、创业融资、创业辅导、信息咨询等创业孵化扶持。

如何为创客们提供帮扶和支持,创业导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第五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决赛的颁奖仪式上,市高级创业导师潘恋、陶姗姗,创客代表张海华、綦涛作为创业导师服务团代表,分别与彭水、巫溪、酉阳、丰都签订了乡村振兴帮扶协议,帮助培育更多“乡创客”。

颁奖仪式上,重庆市创业联盟“乡村振兴”分盟正式成立,将致力于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集聚创业人才力量,发挥创业人才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创业人才生态,奋力营造“渝创渝新”的创业创新氛围,让创业因“众”而积厚成势,因“新”而破茧成蝶,使千千万万想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创业者尽显身手,以此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作者:高超   作者单位: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张静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