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收集“小马宝莉”卡牌,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社交工具”,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的直播间,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卡、拆卡。目前,在网络平台的直播间,虽然明确要求“严禁未成年人下单”,但真能禁得住吗?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类似小马宝莉这样的卡牌在未成年的学生中十分流行,有部分孩子就表示自己看过类似的拆卡直播。
记者从某网络直播间了解到,以“小马宝莉”为主要商品的拆卡直播间众多,一些直播间除了在镜头前明示“未成年人禁止拆卡”以外,还在拆卡前要求购买者,再次确认自己已经成年。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些直播间里有“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但主播没办法准确核实购买者的真实年龄,直播间也没有相关举措,禁止未成年付费。加之主播用语言和动作,渲染着购买者的情绪。很多家长认为,这种行为会诱导孩子盲目购买,不断下单,直到拆出自己想要的卡牌。
一位要求重新拆卡的网友表示,由于孩子没有拆到自己想要的卡片,就一直哭闹。尽管商家一开始态度强硬,但经过反复沟通,最终商家答应给这名网友重拆5包卡片。
采访中,老师和家长们都表示,根据他们的观察,卡牌在学生中间十分流行,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交工具。这不光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攀比之风,也会导致沉迷于此的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