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过后,气温持续走低。各地积极行动,统筹做好应季果蔬采收上市、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等重点工作,确保冬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这段时间,长寿区8万亩血脐迎来采摘期,预计产量近9万吨,产值近4亿元。走进云集镇大胜村,橙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抓紧采摘今年的第一批血脐。在奉节,37.5万亩脐橙也陆续成熟,地处长江之滨的朱衣镇,是当地脐橙的主产地之一,今年全镇脐橙产值预计将超过4.8亿元。
奉节县朱衣镇砚瓦村果农田聪告诉记者,按照今年这个行情,差不多他家可以卖个上十万块钱。
奉节县朱衣镇镇长冉术江介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多个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园,今年预计脐橙产量达5万吨。
在忠县,豌豆尖等冬季蔬菜进入上市高峰期。近年来,当地利用冬闲土地,通过错峰种植等模式发展绿色蔬菜,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余万亩,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订单化方向发展。在垫江,早市青菜头品种“渝早100”近日试种成功。这个品种的成熟期比普通青菜头提前了2个月,亩产值可以达到普通青菜头的2倍以上。
重庆市榨菜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功能实验室主任沈进娟认为,突破了重庆市低海拔地区种植早市青菜头的先例,下一步,他们要进行大面积推广。
入冬以来,各地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在永川区板桥镇汪家岩村的建设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旋耕机、耕整机来回作业。为了让建成后的农田更有肥力,施工人员还将有机肥一并洒入田块进行打浆平田。在梁平区袁驿镇叶岩村,挖掘机正在分片区平整土地。改造提升完成后,这里将实现“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
梁平区农田工程建设中心主任邓顺华表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自然资源全域治理开发、水利大中型灌区配套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达到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