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进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重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精准实施镇村国土空间规划,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走进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党群服务中心,三维实景地图正在大屏幕上跳动。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3大类项目信息实时呈现。经过持续建设,铁门乡已构建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数字化综合场景。同时,依托无人机智能基站,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周期监管、招商引资项目选址、违法建设巡查等应用。

梁平区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王锐说:“我们有了这个无人机巡航监测之后,没有发生任何一起违法占耕占地的情况,因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整合各个部门的资金,避免了5个项目的重复选址,节约了政府资金400余万元。”

据了解, 铁门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始于2023年,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理念,对项目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价值进行了全面挖掘。在长塘村,政府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沟渠整治1公里、产业道路建设1公里、高标准农田改造500亩, 一幅阡陌纵横的山水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大飞介绍,以前他们这些土地无人问津,通过全域整治项目,这些土地变成了“抢手货”,许多老板过来投资。“比如成片发展高山优质水稻,包括我们这个香菇、老鹰茶,现在我们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益”。

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村民黄国玉告诉记者:“每天有60块钱收入,还可以照顾屋头,做点事业,还可以嘛,好嘛。”

梁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綦勇透露,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他们编制了梁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总共把全区分为17个实施单元,通过整治优化了耕林空间,促进耕林高效利用。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介绍,自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我市已实施农用地整理近7万亩,新增机械化耕作面积2.3万亩,实施各类生态修复工程约5万亩,腾退盘活低效建设用地近600亩。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副处长蔡建军表示,下一步将强化规划协同引领,强化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周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