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綦江:与春争“鲜” 明前茶开采忙

又是一年采茶季。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茶树吐新芽,綦江区6765亩茶园陆续迎来明前茶采摘期,各茶园纷纷组织村民抢抓时令,抓紧采摘、加工新茶,赶早供应市场。

明前茶开采。(摄影:张静)

明前茶开采。(摄影:张静)

记者在永新镇古剑山茶梨花山基地看到,成片的茶园满目新绿,村民们穿梭在连绵的茶垄间,手指翻飞采撷春日里的第一抹鲜嫩。据綦江古剑山褀茗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屈波介绍,现在采摘的茶叶又叫明前茶,经过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之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此时的芽质更好,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村民手指翻飞采撷春日里的第一抹鲜嫩。(摄影:张静)

村民手指翻飞采撷春日里的第一抹鲜嫩。(摄影:张静)

明前茶绕不开一个“早”字,越早上市,价格越高。“这个时期也是我们的用工高峰期,多的时候有200多名村民来采茶、制茶。”屈波说。

“工作时间很自由,想采就来,采一斤40元,一天可以采2斤多,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是很不错。”永新镇罗家村村民周治会说。

采摘下的嫰芽。(摄影:张静)

采摘下的嫩芽。(摄影:张静)

不仅如此,该基地还通过“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的模式联农带农,由公司统一供种,并负责对农户进行种植培训和茶叶管护技术培训,农户和村集体种植的茶叶,也由公司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我们以每亩约3600元的价格和村集体、农户签订茶叶保底收购合同,即使当年的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格,也按保底价格收购,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屈波介绍。

目前,该基地周边已有200余户村民发展种植了茶叶,种植面积扩展到1500亩,包含紫鹃、黄金芽、安吉白茶等30余个品种,适合不同人群饮用。

“受去年干旱影响,今年茶叶可能要减产,预计产值在800多万元左右。”屈波说。

(  作者:张静 李新程 廖均宇   作者单位: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