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再生稻,创建“吨粮田”,是有效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这几天,垫江县再生稻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农户们趁着好天气,利用农机抓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金黄的稻田 李小华 摄
记者在普顺镇红岩村再生稻种植基地看到,金黄的稻穗上,颗颗稻谷饱满,收割机来回奔跑在田间,将稻谷颗粒归仓,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机收作业 李小华 摄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介绍,通过现场测产,再生稻的亩产接近300公斤,加上头季中稻接近700公斤的产量,达到了亩产吨粮的示范目标,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做的示范取得了成功,并将在全市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为大面积水稻的单产提升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测产现场 李小华 摄
长势喜人的再生稻 李小华 摄
据介绍,再生稻是种一季收两茬的水稻,头茬水稻收割之后,随即开展田间管理工作,让蓄留的稻桩重新发苗、长穗。种粮大户雷中方告诉记者,再生稻的成本投入很少,除去收割费用、田间管理费用,每亩地有600多元的纯利润,今年的150亩再生稻将带来近10万元收入,增加了他们种田的信心和积极性。今年,垫江发展再生稻面积10万亩,收获面积6.5万亩,预计全县总产量1万吨以上,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增加了农户收益。
近年来,垫江县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和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生产条件。下一步,垫江县将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和优质新品种,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种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助力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