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垫江:10万亩再生稻迎丰收 亩产吨粮目标实现

发展再生稻,创建“吨粮田”,是有效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这几天,垫江县再生稻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农户们趁着好天气,利用农机抓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DJI_0884.JPG

金黄的稻田 李小华 摄

记者在普顺镇红岩村再生稻种植基地看到,金黄的稻穗上,颗颗稻谷饱满,收割机来回奔跑在田间,将稻谷颗粒归仓,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731735524918.png

机收作业 李小华 摄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介绍,通过现场测产,再生稻的亩产接近300公斤,加上头季中稻接近700公斤的产量,达到了亩产吨粮的示范目标,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做的示范取得了成功,并将在全市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为大面积水稻的单产提升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DSC02326.JPG

测产现场 李小华 摄

1731735603558.png

长势喜人的再生稻 李小华 摄

据介绍,再生稻是种一季收两茬的水稻,头茬水稻收割之后,随即开展田间管理工作,让蓄留的稻桩重新发苗、长穗。种粮大户雷中方告诉记者,再生稻的成本投入很少,除去收割费用、田间管理费用,每亩地有600多元的纯利润,今年的150亩再生稻将带来近10万元收入,增加了他们种田的信心和积极性。今年,垫江发展再生稻面积10万亩,收获面积6.5万亩,预计全县总产量1万吨以上,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增加了农户收益。

近年来,垫江县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和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生产条件。下一步,垫江县将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和优质新品种,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种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  作者:李小华   作者单位: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