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花园村”的美丽蝶变 放牛村以生态经济“种”出乡村振兴“幸福果”

林海田园,薄雾缥缈,花香袭人,绿荫扑面……8月26日晚,放牛村村委会里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村民们雀跃地挤坐在一起,准时收看央视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走进放牛村,跟随央视的独特视角感受家乡的诗意山水,聆听全村脱贫致富的振兴故事,一起重走一遍“花园村”的蝶变之路。

放牛村集体收看《山水间的家》引发热烈反响(276537)-20230828090723~1.jpg

放牛村村民们在村委会一起收看《山水间的家》走进放牛村。闵子 摄

更美

以绿水青山为底发力环境治理

近年来,放牛村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满了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如今的放牛村,绿水掩映着白墙黑瓦,洁净庭院散发着芬芳花香,每到周末都会迎来不少游客,他们赏花、游玩,享受着山野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而在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美丽放牛村(273008)-20230828092712~1.jpg

放牛村村景。崔景印 摄

“几年前因为开山凿石修路,乱石堆起,我们村就有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当时交通也不方便,到处都是扬尘,环境很差,不像现在景色那么美。”放牛村村民唐玲告诉记者。

为了发展,放牛村想了很多办法,办过采石场、木箱加工厂、养鸡场,多次尝试后,大家意识到,要想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放牛村靠近城市中心、生态资源丰富等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于是,放牛村借力南山生态优势,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和与专业公司合作双轨并行布局花卉产业,将垃圾场彻底清理,在原地打造了一个拥有100多种花卉的生态景观公园,还修建了环线公路、生活便道、森林步道,对村屋进行统一风貌改造,实现了水、电、通信的全部覆盖。

美丽放牛村(273001)-20230807082809~1.jpg

蓝天白云下的放牛村。崔景印 摄

不仅如此,放牛村还通过建章立制,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将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内容纳入放牛村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最美庭院评选、文明院落评选等活动,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督促村规民约的落实。同时,还建立环保投入机制,通过上级补助一部分、集体解决一部分、受惠民宿及农家乐等出资一部分、村民自愿一部分等方式,落实环保资金,委托专业机构和队伍实施垃圾收运和污水治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正常运行。

从无人问津到“世外桃源”,放牛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着力推进“五个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步步将乡村振兴的“愿景”变成了“实景”。

“现在嘛,我们生活好了,环境美了,人也快活了。”唐玲说。

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一个新时代美丽宜居乡村的新画卷正在放牛村徐徐铺展……

untitled.png

清晨的放牛村美如画卷。郭旭 摄

更富

以“三变”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

2018年,重庆市启动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放牛村就是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之一。

放牛村紧抓这个发展契机,由村支“两委”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打消村民顾虑,动员农户将自有资源进行入股,对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土地、林地、水域等物质性资源及已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南岸区放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全村1100余名村民全部成为股东。同时,利用社会资本与集体经济合股联营,聚力打造南山杜鹃园等特色农旅观光产业园,引入“鉴宽山房”“南麓朴宿”等特色民宿40余家,实现集体资产专业化经营,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南山放牛村杜鹃花盛开(180527)-20230828094522.jpg

放牛村杜鹃花盛开。郭旭 摄

改革措施的不断完善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致富机会。放牛村家家户户都搭上了生态经济的“致富车”,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正在成为训练有素的能工巧匠。杜鹃园、盆景园、铜锣花谷等乡村旅游景点为主的农旅融合观光园早已成为重庆家喻户晓的旅游网红打卡地,年均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形态各异的南山盆景巧夺天工,村民们养殖的罗汉松最高售价能达到十几万;独具山野特色的民宿,或复古或追新,可品茗可读书,可吟诗可眺望,家家都是不可复制的小型景观园……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景,高低远近各不同。

“‘花卉苗木+特色民宿’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已经形成了放牛村独有的乡村公园迎人——特色民宿留人——花木产业吸人的良性长效发展生态圈。”放牛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秋南说。

今年上半年,放牛村旅游业收入近50万元,花卉苗木产业增收近300万,民宿经济达到上千万元,不仅实现了村民稳步增收,更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放牛村集体收看《山水间的家》引发热烈反响(276538)-20230828090729~1.jpg

放牛村村民集体收看《山水间的家》节目。闵子 摄

更好

以“放牛样本”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这个是咱们的罗汉松养殖基地”“这是我的锦翔花店!”“他们到咱们的最美庭院评比现场去了”……《山水间的家》切换的每一个场景,现场村民都了如指掌,到处都是欢呼声、鼓掌声还有兴奋的讨论声。

“节目里,他们走过我们村的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太熟悉了,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入伙,一起分红,可以说我们整个村就是一家人了。”节目播出间隙,村民徐小勤才得空接受记者采访,她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放牛村的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不仅富了村里的乡亲们,更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现在放牛村所在的南山,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仅火锅店就有40多家,优质民宿数不胜数,游客往来络绎不绝。

放牛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一班人,发扬牛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甘当一心为民的“孺子牛”,砥砺前行的“拓荒牛”,永不止步的“老黄牛”,带领更多村民在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昂首阔步。

南山绿色“棋盘”(208032)-20230209141249~1.jpg

郁郁葱葱的放牛村。郭旭 摄

和美乡村美在山水、美在生态,更美在人文、美在精神。

“我们也希望放牛村的振兴经验可以影响和助力全区乡村振兴的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新南岸的建设贡献‘牛村’力量。”放牛村党支部书记王雪说。

丰富的旅游资源,扎实的产业支撑,便捷的交通网络,美丽的乡村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乡风民俗,完成美丽蝶变的放牛村已经展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机,江山如画的美丽乡村,正张开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光临。

(  作者:闵子 郭旭 崔景印 彭蔚   作者单位:南岸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