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垫江:10万亩中稻蓄留再生稻开展机收作业

再生稻指的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可以再收一季。这几天垫江县中稻进入成熟期,当地积极开展机收作业,加紧抢收。

稻浪翻滚,遍地金黄,在垫江县曹回镇石鼓村,种粮大户刘建权家的再生稻正在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收割。

“收割中稻的时候要注意禾桩的高度,一般只留30公分到40公分,这样才能保证再生稻的发芽率和产量。”垫江县农技站副站长黄涛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和几名农技人员反复往来田间,指导粮农统一再生稻禾桩留桩高度,还施用了提苗肥,利于再生芽的生长发育。

刘建权选用籼粳优质稻品种甬优4149,再加上提前播种、插秧等一系列技术集成,他家中稻成熟期比其他水稻提前10天左右,充分利用良好的温光资源,奠定再生稻丰收基础。收割之后的稻桩将萌发再生苗,25天之后,这里将变成一片绿油油的再生稻田,到了10月底,就将迎来再生稻丰收。

刘建权介绍,现在收成的一亩水稻有1400斤左右,预计再生稻可再收400到500斤,一年可收成1800到1900斤,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据了解,中稻+再生稻在耕、种、防、收中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模式,这样既能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薄弱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种植成本。此外,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良、省种节水、省工增效等优点。发展再生稻能够有效提高温光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地区的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垫江县再生稻种植已推广覆盖曹回、沙坪和龙溪河产业大道沿线等25个乡镇,今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0万亩。

(  作者:钟姣   作者单位: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