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綦江:稻渔综合种养 助力一田多收

夏日微风清扬,田间稻浪翻转。7月26日,綦江区2023年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现场推进会在三江街道双福村举行,现场投放鱼苗6000余尾。

2ce163796368ef42c4d1e6da9e93601.jpg

稻田放鱼现场。(摄影:赵竹萱)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以农田为载体,水稻为核心,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的生态农业模式。“鱼在田里找虫吃,水稻就减少了虫害,同时鱼排出的粪便形成有机肥,向稻田提供养料,鱼和水稻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实现种植养殖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升了鱼和稻米的品质。”綦江区水产站站长罗红波说,该模式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双赢。同时,稻渔综合种养还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加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e38a94409675f4cc6ebf5014bbeaf70.jpg

鱼儿入田,欢快跳跃。(摄影:赵竹萱)

据现场实施单位——重庆市广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黎征彬介绍,该司在三江街道双福村共实施稻渔综合种养200亩,当日亩投放鱼苗60斤,预计亩产鱼120斤,水稻850斤,稻渔综合种养亩均收益在3000元以上,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格局。

ff1a026a13c304a63ae86b9486141be.jpg

綦江三江街道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摄影:赵竹萱)

近年来,在农业提速增效、水稻耕作模式中,綦江区充分发挥有水有田的自然优势,探索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一步,该区将全面启动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把稻渔综合种养培育作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做好、做足"水"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  作者:赵竹萱   作者单位: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