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忠县42万亩水稻迎来移栽黄金期。当地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机械化作业与灵活用工相结合,既提高水稻移栽效率,又带动农户增收,为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水稻移栽进入黄金期。拍摄:张圳阳
记者在拔山镇八德村水稻种植基地见到,平整如镜的稻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田间。而在丘陵地带的稻田中,机器难以到达,便雇佣村民开展水稻移栽。
组织闲散劳动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拍摄:张圳阳
忠县拔山镇八德村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如权介绍,“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械和闲散劳动力开展插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助农增收。”
机械移栽秧苗。拍摄:张圳阳
目前,忠县已成立300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县有服务中心、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服务体系。这些服务组织不仅提供农机租赁、技术指导等生产服务,还创新推出"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多样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