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出生态“颜值” 亮出绿色“气质” 来源:重庆晨报 2020-09-14 17:16
-
住宅小区周边餐饮油烟扰民?8月10日起重庆相关部门将联合监管执法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020-09-14 17:14 -
我市将开展居民住宅小区餐饮业油烟达标排放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将严查五种行为 来源:重庆之声 2020-09-14 17:13 -
以锰矿山、电解锰、锰渣场三大源头为重点 秀山全面推进锰行业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5月9日向重庆市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第一轮督察反馈指出,秀山县18家电解锰企业锰渣场均无防渗系统。重庆市整改方案要求秀山县2017年年底前完成整改。但督察发现,整改工作敷衍应对,历史渣场整治仅以简单表层覆盖代替防渗系统建设,部分在用渣场擅自改变建设规模,甚至偷排直排废水;使用1456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建设的孝溪锰渣场长期闲置,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来源:重庆日报 2020-09-14 09:5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知识问卷 为配合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深入做好法律知识学习宣传普及,促进法律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按照执法检查工作安排,市人大城环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知识有奖问卷调查,欢迎大家积极扫码参与答题。
来源:重庆日报 2020-09-14 09:53 -
打好净土保卫战 守护一方家园 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 重钢工业博物馆,是市政府在“十二五”时期打造的重大文化设施,自去年国庆期间开馆以来,吸引了无数市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博物馆是在整体搬迁后的重庆钢铁厂大渡口厂区原址上兴建的,却不了解当年,在对该规划用地地块进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时,其污染土壤总量曾多达3万多立方米。
来源:重庆日报 2020-09-14 09:47 -
生态环境执法不再“九龙治水” 重庆出台《执法事项清单》 8月12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向公众发布了《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0年版)》,这份执法清单的出台,意味着过去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多头管理,将全部归于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结束“九龙治水”的局面。
来源:封面新闻 2020-09-13 22:56 -
重庆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0月起施行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增农业种植 《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近日经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包括总则、规划与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责任等共6章76条。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0-09-13 19:26 -
38°C下的坚守 为了山城“气质”更佳、“颜值”更靓 酷暑下的山城,热浪滚滚。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行走在重庆的山山水水和大街小巷间,或翻山越岭或跋山涉水,走访企业、监测采样、收集环境数据,只为给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撑,让山城“气质”更佳、“颜值”更靓。
来源:新华网重庆 2020-09-13 19:25 -
170项!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发布 8月12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经重庆市政府同意,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0年版)》(以下简称《执法事项清单》)。
来源:新华网重庆 2020-09-13 19:25 -
重庆:加强重点区域蓝天保卫战指导帮扶 护好“重庆蓝” 来源:新华网重庆 2020-09-13 19:25
-
重庆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明确170个执法事项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12日发布消息,为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资源,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畅通社会监督反馈渠道,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0年版)》(以下简称《执法事项清单》)正式出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9-13 19:24 -
重庆提前两月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近日,伴随着海龙再生资源(重庆)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重庆市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任务,对标国家要求,提前两个月实现了“全覆盖”,与陕西、湖南等五省总体进度并列全国第一,标志着重庆市在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源:新华网 2020-09-12 16:07 -
住宅小区周边餐饮油烟扰民?重庆专项整治不手软 住宅小区周边餐饮油烟扰民怎么办?6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8月10日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联合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为期一年的居民住宅小区餐饮业油烟达标排放监管执法专项行动,聚焦餐饮油烟扰民问题,督促经营者达标排放。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0-09-12 16:07 -
中国环境报 | 生态治理除陈“锈” 现代制造淬新“火” 重庆大足五金产业走上绿色转型之路 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扬名宇内,固然依赖古人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但匠人们手中的“神兵利器”也功不可没。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0-09-12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