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巫溪:老鹰茶,不是茶的养生茶 老鹰茶是一种纯天然的传统民族饮品,具有防馊防腐,消渴去暑的功效。其汤色金黄带红,具有强烈的樟科植物芳香味,性甘甜,饮后能清凉、去暑、解毒、健脾胃、助消化、顺气、利尿、解表,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污染、风味较佳的纯天然野生饮品,是一种不是茶的养生茶。巫溪县蒲莲镇有许多老鹰茶古树,成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门路。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5-17 16:18 -
走近渝北非遗:33秒看李氏糖画的甜蜜手工艺 过去,无论是在庙会集市还是街边小巷,总能寻见糖画担子的踪影。一缕飘香,一笔糖丝,也总能轻易地吸引人们前拥后挤,驻足围观。如今,糖画摊子不似从前那般热闹了,却仍有一群糖画艺人在坚守和传承这项甜蜜的技艺,来自龙兴古镇的李梅,就是这其中之一。本片记录了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糖画的制作过程,让更多人了解、保护、传承渝北的非遗文化。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5-17 14:42 -
忠县洋渡镇丁氏祠堂藏在深山待人识 提到忠县洋渡镇秦家上祠堂,可谓家喻户晓,而位于该镇金竹村谭家山(小地名)的“丁家祠堂”却鲜为人知。近日,笔者专程前往金竹村进行探访。
2021-05-12 14:05 -
重庆万州:一台好戏正在上演 通过90秒,带你领略万州的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秀美山川和驰名美食。畅游三峡,万州出发。
来源: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2021-05-09 12:58 -
綦江:两万亩闲置地“复活”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綦江区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农村耕地闲置整治,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这段时间,綦江各街镇正加紧整治闲置地,预计今年将整治闲置地2万亩。
2021-05-07 16:45 -
两江影视城:民间杂耍大比拼 传统民俗过五一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重点文化旅游景区——两江国际影视城邀请大批“绝活哥”,上演民俗文化大戏。广大游客来到这里观民俗、看表演,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03 11:41 -
穿越时空 古风国潮快闪亮相解放碑 “哇!好漂亮的小姐姐、小哥哥!他们的衣服真漂亮!”2日下午,热闹的解放碑步行街迎来数十名“快闪族”,他们身着汉服,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华风潮酷”快闪活动。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5-03 10:52 -
文家大院:点滴之间凝聚匠心 世代相承“忠厚传家” 万州有不少老院落修建在苍色的山岩脚下,散发着古朴幽静之美。柱山乡的文家大院踏过岁月的长河,穿过历史的风雨,昂扬在青山之中,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4-20 17:54 -
重庆万州:金黄甲大院 在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境内的金黄甲大院修建于1937年,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这个大院融入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朴素典雅。整个大院坐南朝北,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2310平方米,原有56间房屋。大院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砖木结构,一楼一底。大院沧桑的木楼,林立的谷仓,雕栏画栋的窗户,都向我们展示着当年主人的风采。
来源: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2021-04-19 10:35 -
重庆铜梁:品味铜梁龙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山水是一座城市的颜值,那么,文化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说到铜梁,可能你首先想到的就是“铜梁龙”和“铜梁龙舞”。一千多年前,“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在这里兴起。历经岁月淬炼,在传承与发展中享誉世界。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来铜梁,与铜梁龙和铜梁龙舞来一场灵魂的亲密邂逅。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4-13 16:56 -
重庆沙坪坝:让农家书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 4月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石院村的农家书屋一大早就迎来了一批阅读爱好者,他们围坐在一起,翻阅着近日该农家书屋上架的党史书籍。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4-09 10:21 -
重庆梁平:字门拳 无声书写生命的律动 “夫人体之至弱者,禀受先天之不足耳。既先天不足当即用后天培补之功。培补之道,在养其精神,精神一足,则气血充盈于体,虽至弱之躯,可变为强矣。”这段话出自于《字门拳谱》,道出的也是字门拳的内涵与益处。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4-07 11:30 -
重庆忠县东岩古寨 历经500年风雨的传统村落 东岩古寨坐落在重庆忠县花桥镇东岩村的后山之巅,东西北三面悬崖峭壁,南面居高临下,古寨被一条高高的寨墙团团围住,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堡。
2021-03-23 10:22 -
重庆江北:打卡文创地标 感受老厂韵味 近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作了一份《重庆老厂打卡地图》,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都装满了一座城市发展的记忆,也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而这其中,也有一份是属于江北的。
来源:重庆市江北区融媒体中心 2021-03-17 14:32 -
我在乡村守国宝 大足石刻75处文物保护单位遍布全区,点多、面广、线长,且绝大多数裸露于山间荒野之中。为了保障这些“国宝”安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义务文保员不计报酬,默默坚守,甘当“乡村国宝卫士”。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3-08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