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访贵州乡村 总书记指引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向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
2025-03-22 20:14 -
时政新闻眼丨云南如何开创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强调这些着力点 全国两会后,祖国大西南,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一趟行程密集的考察调研。继多彩贵州之后,3月19日至20日,总书记来到七彩云南。进产业园、到古城,调研特色农业、关注文化遗产、共话民族团结……时隔五年再到云南,总书记指引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2025-03-22 15:37 -
传习录丨总书记点赞的“土特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在赴各地考察时,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关心当地特色产业,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拓新路。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不仅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
2025-03-22 15:37 -
习言道 | 习近平点赞的这座古城,为何一直长盛?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题:习言道|习近平点赞的这座古城,为何一直长盛?
2025-03-22 15:37 -
学习快评|让“幸福产业”造福群众 “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时的一番话,把产业发展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5-03-22 15:36 -
第一观察|从总书记云贵行看增进民族团结的三个着力点 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3月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贵州、云南两个多民族省份考察,走进侗族村寨、花卉产业园、丽江古城等地,与干部群众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集众智、谋发展、话未来。深入民族地区考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他心系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安危冷暖的人民情怀,更体现了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合力的深谋远虑。结合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从此次考察看增进民族团结的三个着力点。
2025-03-22 11:47 -
金色相框|习近平在云南考察 2025-03-22 11:46 -
云南咖啡为啥能“代表中国”?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云南丽江古城,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当地居民和沿途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能不能邀请您来喝杯咖啡?”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同大家亲切交流:“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
2025-03-22 11:46 -
《文博日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跟着总书记打卡丽江古城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丽江市考察了丽江古城,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
2025-03-22 11:46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云贵行 春分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和云南考察,并接见驻昆明部队代表。
2025-03-22 08:17 -
时政现场说丨丽江古城!我该怎么“读懂”你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余年悠久历史。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月19日,一场春雪后,古老的丽江古城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跟随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时政现场说》今天我们在丽江古城说。
2025-03-22 08:17 -
学习新语|古城老街 文脉绵长 2025-03-22 08:17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2025-03-22 08:16 -
一见·总书记黔滇之行,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是5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2025-03-21 21:09 -
学习进行时丨很古朴也很时尚,总书记点赞的那些中国锦绣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2025-03-21 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