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跨越山海,讲述重庆!第三届“TALK IN 重庆”决赛圆满落幕

用外语讲述重庆,让故事跨越山海。11月9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重庆@世界·第三届“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决赛在市外事大楼成功举行。围绕“我的重庆·我的城”主题,27名中外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以语言为桥,生动讲述巴山渝水间的开放活力和蓬勃生机。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西南大学的贺郅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楠、重庆巴蜀中学国际教育中心的教师乔治(Giorgio Palmiero)分获中国籍英文高校组、职业组及外籍中文组一等奖。

1.JPG

本届赛事延续“主题演讲+即兴问答”赛制,全面考察选手的语言功底、知识储备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评委团由外国驻渝领事官员、外国商协会代表、高校外语专家及资深媒体人等共同组成。本届大赛还特邀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留学生代表担任大众评委,为赛事注入多元国际视角。

上午的英文组比赛中,高校组与职业组选手率先登场。《攀登之城》《重庆之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拾梯而行》……选手们以流畅英语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展现新重庆的城市活力与精神气质。

高校组选手、来自西湖大学的李靖远在演讲《连通山城,预见未来》中,以一套精彩的“C字密码”解码家乡巨变,即:咖啡、走廊、连接。他从增长迅猛的咖啡市场规模看到城市发展的变迁;从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走廊看到重庆由内陆山城变为连接太平洋与欧亚大陆的枢纽;从人头攒动的“新加坡体验周”看到人与人的深度连接;所有这些“C”都汇聚成同一个答案——一个合作、竞争、自信的重庆,正在从预见未来,转向亲手创造未来。

职业组选手、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楠在演讲《推开世界的门》中,动情讲述了她在国际医疗部工作的动人经历。她以三扇“门”为引,从团队治愈美国患者后,将其喜爱的拖鞋作为礼物相赠,化为患者的“第二故乡”信物;到守护马来西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再到挽救澳大利亚企业家生命后,见证其“我爱重庆”纹身背后的生死情谊。她用这些温暖案例,展现了重庆正以卓越的医术与温暖的人文关怀,成为连接世界、传递希望的“健康港湾”。

0G5A1557.JPG

下午的中文组比赛成为在渝外籍人士展示中文才华的舞台。《重庆,我心中的家》《我的重庆 吆不到台!》《山城有暖,如归故乡》……来自泰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选手以流利中文分享重庆故事,展现山城的开放包容与城市温情,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其中,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马达加斯加留学生TSIKEL IANKINA DANIEL(刘夕苒)以《我的重庆,我的城——在立法征询中触摸一座城的温度》为题,分享了她从城市“旁观者”到立法“参与者”,再到受聘为“立法信息采集员”的独特经历。她提出的一条关于“新型污染物防治”的立法建议,被纳入到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意见中。这份来自异国学子的“声音”被郑重倾听,让她由衷感到:“重庆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就让我站在门外,而是用开放的姿态,让我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和‘家人’。”

经过全天激烈角逐,经评委团综合评定,三组别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8名。留学生大众评委还合力评选出6名“城市推介官”。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加入重庆市翻译人才库,参与重庆对外交流活动,为重庆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贡献力量。

0G5A1934.JPG

颁奖仪式上,市政府外办主任王雯向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大赛成果。她指出,“TALK IN 重庆”历经三届深耕,已成为重庆发掘外语人才、储备开放力量的重要窗口。三年来,比赛与选手共同成长,参赛领域越发多元,话题日益深入。历届选手中,有人站上国家级外事活动舞台,更多人将国际语言与开放精神融入城市每个细胞,构成重庆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她勉励所有选手以比赛为起点,永葆对语言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和对事业的执着,持续书写精彩“重庆故事”,欢迎优秀人才加入全市翻译人才库,在重庆对外开放的火热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选手代表、重庆人民小学意大利语外教Eda(艾哒)表示,比赛让她从重庆生活的体验者蜕变为城市文化的深度理解者。她愿成为“双向的文化译者”与“友谊的桥梁工程师”,既让意大利的声音在重庆课堂回响,也让山城景象深入意大利亲友心中,更梦想搭建实体交流之桥,促成两地青少年互访体验,为意中友好交流事业贡献力量。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李遥首次受邀担任“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评委,他表示,“在此次比赛中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正通过学习彼此的语言,不断增进理解、促进包容,实现共同成长”。尤其是来自医学、法律等专业领域的选手,生动讲述的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在渝外籍人士的故事,让他感慨道:“正是通过语言这座桥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实现了跨文化的互帮互助。”

本届赛事于今年6月启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经贸、教育、文旅、医疗、体育等领域的200余名选手踊跃参与。经过严格评审,27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大赛为中外外语爱好者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立体真实的重庆形象。

(  作者: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