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山城群英荟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重庆广电-第1眼TV

筑好巢,才能引得“有凤来仪”。城市吸引人才,也是同样的道理。重庆吸引力何在?看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19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2.14%。看经济:GDP量级跃升至3万亿元。看发展,从老工业基地转型为智造重镇、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枢纽。量的积累已具规模,质的突破刻不容缓。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成为关键变量。这两天,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演“群英荟”,集中引进硕士博士优秀人才3944名;其中,围绕科技和产业重点领域的博士、博士后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达284名。新的人才格局和人才生态,将酝酿怎样的创新裂变?今日,我们一起聚焦。

引才力强!高端人才纷至沓来

重庆不止是“8D魔幻之都”,这座两江奔涌相拥的城市,正在上演着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十四五”期间,5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汇聚山城,博士后招收累计突破万人,出站留渝率高达90%。2025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系列活动,犹如高端人才的磁场,仅出席开幕式的海内外“院士”就有20多位,在他们的眼里,“8D重庆”既有着独特的魅力,也充满了特有的机遇。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就在重庆圆了造桥的梦想。菜园坝(长江)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等都出自他手。他说:“重庆的桥特别,因为都是1.2到1.5公里,人可以在上面走,走多了就有感情”。关于人才,他特别提到,勤奋很重要。中国这几十年提供了很多机会,很难得,年轻人要准备好,努力适应,抓住时机。

有机遇、有平台,为人才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昨晚我请他们吃火锅,一边看无人机,一边吃火锅。我说你要吃辣的也可以,天天陪你吃;你要做科研,我天天陪你做实验。”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罗阳笑着告诉记者。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客座教授、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合会秘书长 Sergio Bernardini表示,他对合作实验室以及医学和新兴技术的应用很感兴趣。重庆是座宜居的城市,他也非常喜欢。

越来越多的人才奔赴而来,工作在重庆、生活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系列活动,让巴渝大地成为各方人才的焦点,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制造业等······多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密集举行,10余个人才发展平台揭牌授牌,一批人才机会清单和创新成果发布,催热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博宇说,他在网上看到了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信息,然后就马上报了名,他真的很喜欢重庆这个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 Wajid Hussain介绍,他们主要做能源材料相关的电池研究,比如汽车、手机用的电池,他也很乐意搬来重庆工作。

具有引才力是热土,具有留才力需要沃土。产业,就是滋养人才成长的沃土。重庆,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制造业全部门类齐备,是当之无愧的制造重镇。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来自重庆,中国每三辆出口摩托就有一辆“重庆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重庆位居西部第一。从重庆制造跃升为重庆智造,创新是核心引擎。一座富有创造力的城市,必然是智慧竞相迸发之地。潮涌的智慧如何快速落地成“金”?或者说,创新链与产业链如何深度融合?人才精准对接,是破题之道。

人才衔接产业 梦想照进现实

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重要活动之一,创业中华——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现场专设了人才供需交流洽谈区气氛热烈,面对面让人才与本地产业需求高效衔接。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医学院博士王泽宇告诉记者,他是做医疗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他发现重庆各方面数字化转型非常快。个人的选择跟宏观形势结合起来,有可能会实现效益的放大。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李宇飞说,重庆有很多AI产业,研究院也都落地了。他很看好,希望可以在重庆工作安家。

金凤实验室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黄诗晴透露,这次的会议规模很大,候选人的质量也非常高,有很多来自海外的博士、博士后。金凤实验室的人才政策是一事一议的,这次会议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候选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引聚人才,催发创新裂变,高能级平台成为重庆的法宝:金凤、嘉陵江、明月湖三大实验室点亮创新版图;231个国家级、部级科创平台基地,在这里扎根;重庆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8件。人才集聚,首在平台。重庆以“416”科技创新布局为牵引,全力打造高能级平台矩阵,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立足“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通过精准对接,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今年,赛力斯汽车第五代超级增程系统取得新的突破,这一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果,2024年累计装车超47万台。在宗申的生产线上,分布着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定向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创新成果精准对接生产线。人才强企的协奏曲,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成为一张名片,实验室成果快速落地的创新生态,让人才的创造力沿着产业链充分流动。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黄智生认为, 重庆人非常热情,科技创新精神非常突出。他以后希望跟重庆的同行多多合作,做出更多科技创新的事情。

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菲利普·马尔格莱斯透露,计划建立重庆市和图卢兹市点对点的合作,然后利用法国先进的科研技术和重庆雄厚的实业资源,共同建设跨国中法合作实验室。

青年科研人才、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陈超说,他充分感受到了重庆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要加快实验室的成果,向生产线的转移转化。

城市能抵达怎样的高度?看的是创新动能。城市能拥有怎样的潜力?靠的是人才活力。而青年人才更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标准。在重庆,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已达到70.3%。一个“青年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一个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正在加速成型。

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目前,已汇聚来自30多个国家的1.8万名青年技术人员。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连续七届排名第一的“创新大脑”,整个长安汽车技术研发团队,已超过2.4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年骨干。他们的创新活力,用数据更具说服力:长安汽车近三年累计申请专利2万余件,平均每天19件。

如果从空中飞过重庆高新区,将飞越20多所高校、346个市级以上的科研平台。2024年,重庆高新区的研发投入强度突破5.5%,创新报表年度排名全市第一。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区域,都能看到重庆的活力。对青年人才,重庆实施“减负行动3.0”;对开办企业,实施“陪跑人”机制,让创新变简单、创业不孤单。还有,在建的100 个“15 分钟服务圈”,让生活更从容。“科教产城人”完美融合,科技感、历史感、烟火气交融共生,8D 魔幻都市,打造着让人才归心的磁力场。这些都指向同样的目标:一个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正于此 加速崛起、动能澎湃。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董涛介绍,他们联合西部12个省(区市)构建引才共同体,组织近1000家单位,开展跨区域对接,吸引青年才俊扎根西部。

市社会保险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彬表示,用高质量的社保服务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干事创业的人才在重庆扎根发展。

欧洲科学院院长、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罗德里戈·马丁斯说,他们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找到了广阔发展前景。

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罗阳透露,他们一年时间引进了10个博士后,效率非常高,平均1个月1个,就是靠真诚去打动人、靠文化氛围吸引人、靠学术来培养人。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句古老的箴言,至今仍可作为“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注脚。对人才来说,城市的使命不仅是承载生活,更是滋养梦想、激发潜能。以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模式,让每一个人都有更多机会参与对“更好生活”的创造,人因城而聚、城因人而兴,这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题中之义。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霜 吴静 尹力 李波 雷羽 陈力 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