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重庆划定“无事不扰”清单 为超百万家信用良好企业减负

9月18日,《重庆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政策例行吹风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银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市场监管部门正积极探索非现场检查方式,切实落实《办法》中“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要求。

image.png

9月18日,《重庆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图为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银政回答记者提问。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据张银政介绍,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非现场检查工作:

一、科学确定非现场检查事项

全面梳理市场监管62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综合研判问题发生率低、投诉举报少、违法违规行为危害较轻等情况,初步确定信息公示、广告发布、无证无照经营、认证活动等19个“无事不扰”事项,除投诉举报、线索移交、监测预警外,原则上不入企检查。比如,对企业年报的监管,采取与注册登记、税务部门资产数据进行比对的方式;对广告发布内容的监管,主要通过线上监测方式。

二、精准锁定非现场检查对象

优化“信用评价+风险等级”监管,自动为121万户企业生成“数字画像”,将风险低、信用好的108万户A类企业纳入可非现场检查对象库。推广“沙盒监管”,为划定区域内企业建立政府指导员和企业观察员制度,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目前已将各区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对集中的41个孵化园、创业创新园、自贸片区等划入“区域沙盒”,对“沙盒”内企业实行“无事不扰”。

三、创新运用非现场检查方式

打造“渝食安”“特种设备在线”等应用,推进“AI+隐患治理”“语音+整改督促”“数字+风险防控”等无感监管,无需“进企业门”就能实现85%以上涉企风险隐患线上自动预警、线下同步整改。实施“山城有信”码上监管,建立企业风险监测指标和风险预警阈值,向企业远程发送行业政策、经营提示、风险警示信息300万条次。市场监管部门还推广使用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三书一函”,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等行政裁量权基准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指南“三书同达”。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已对8241户企业免于现场检查,对1.7万户企业开展书面检查、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

张银政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办法》各项规定,坚持机制创新与数智赋能,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化、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更好构建“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涉企行政检查体系。

(  作者:陈卓 卞凯翔 刘然可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