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因地制宜+改革赋能 重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是如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居民获得感的?针对这一问题,8月29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十四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进行解答。

米本家介绍,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重庆主城都市区,做优做特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等方面协同发力,主城都市区与山区库区人均GDP的比值从2020年的1.71:1缩小至2024年的1.6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20年的2.45:1缩小到去年年底的2.24:1。

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与中心城区有一定差距,针对每个区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一县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支持的政策。

比如,支持奉节发展以脐橙为代表的山地特色现代化产业,奉节脐橙综合产值超65亿元,带动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全县30万果农靠着“一颗橙子”发家致富。又如,支持武隆以旅游国际化引领打造绿色发展区域样板,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武隆全年接待游客超4700万人、旅游收入超230亿元。

另一方面坚持改革赋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重庆主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主要开展乡村振兴,主城都市区主要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牵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贯通联动,依山就势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比如涪陵榨菜、巫山脆李等10条百亿级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总产值达1568亿元。

深化“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释放了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加快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不足70%提升到2024年的72.14%。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左右,其中永川倍差缩小至1.83、达到浙江等发达省市平均水平。

下一步,重庆将结合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做强做精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等发展优势区域的核心功能,让山区库区到中心城区的距离越来越近、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得越来越远、城乡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  作者:王铎翰 卞凯翔 彭佳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