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数”重庆 共赴一场数智之约!山城与智博会“向新而行”

今天,为期4天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渝开幕。本届博览会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围绕五大板块,集中展示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智博会的创新脉动,从焕新的吉祥物“智崽崽”和“慧乐乐”就可感可知。这也是更名后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首度回到重庆。它的前身是: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和世界智能大会,两个展会于2024年合并更名,由重庆与天津共同主办、轮流举办。这个金秋,一场盛会,新韵重庆将为智能产业展示怎样的智慧果实?今日聚焦,我们共赴一场“数智之约”。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17万平米的室内外展区集中展示了3000余项智能产业创新成果,这当中,“车”占据绝对C位,一场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引领的智慧盛宴精彩上演。来到国博中心N6展馆,就像进入了一个未来出行世界,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飞行背包,长安汽车用3万平米室内外空间打造出的全新生态展,让未来出行走进现实。

“黑科技”产品涌现的背后,是创新实力的硬核支撑。62项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亮相,将人工智能与车深度融合,让城市的交通出行更加智慧。

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内,本届智博会设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城市、智能机器人、智能居家、低空经济五大主题板块。这些板块将分别聚焦智慧生态、城市治理、特种应用、生活场景及飞行技术,还将展示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疆算入渝”等数字重庆建设的典型案例,呈现前沿科技的转化路径。

本届智博会,新加坡担任主宾国,四川省担任主宾省,将为新的合作打开窗口。对全球来说,则将看到一场未来感十足的智能产业盛宴。

智能科技前沿成果与产业融合的新图景,需要与千行百业的合作。智博会要结出更多成果,也需要广阔的视野。本届智博会,邀请200多位来自龙头企业、知名高校、政府智库的行业大拿、专家学者,通过圆桌对话、闭门研讨、跨界沙龙等形式,搭建深度对话桥梁,探讨未来智能产业生态。可以想见,一个分享新技术的窗口,一个国际化合作的平台,将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大磁场”,思想智慧、产业动向、要素资源,都将汇聚而来。我们来听听现场碰撞的火花。

时隔两年,智博会重回重庆,开幕上无人机和机器人表演也都安排上了。 从开幕式嘉宾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两年来智能产业的巨变。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华荣

新能源开启了汽车新时代的序章,数智新汽车必将成为真正的未来,未来的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张兴海

构建AI +5G为基座的汽车产业大脑,广泛连接产业及社会资源跨界融合。

人工智能正在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今年,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元年。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全力抢抓发展机遇,释放出新的合作空间 。

新加坡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 陈杰豪

感谢重庆市邀请新加坡担任今年智博会的主宾国,我认为新加坡与重庆在AI应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 Cedrik Neike

早在100年前,西门子与重庆就建立了业务联系,我们希望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来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的蝶变。

清科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 倪正东

现在在中国不投资人工智能,就不是VC(风险投资),不是创投,像我们重庆,像各个地方都大有可为。

紫光股份董事长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于英涛

重庆将开放100个应用场景,这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机会。

智博会是智能科技“照进现实”的集中展示舞台,本届智博会签约项目298个,投资金额2153亿元,550余家企业齐聚山城,集中展示了3000多件创新产品,集中发布了100余项创新成果。一大批前沿技术正在落地,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活,从虚拟走进现实。这座城市成为创新策源地,智博会成了科技的秀场。

这是一场精彩的机器人格斗比赛,场上三名选手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这款人型机器人一整套动作下来不仅丝滑,并且能够在五秒之内就实现自主站立,干净又利落。而这还只是在智能机器人馆里的一角,这里不仅是技术的展示场,更像是对话未来的窗口。

机器人技术更趋“具身化”与智能化是一大亮点。此次机器人总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汇集了3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科技新贵与行业龙头企业同台竞技。重庆作为“东道主”,主场作战的企业带来了多款新品“首发首展”,实力不容小觑。这款首次展出的全国产水下相机,其搭载的可视化激光雷达成像,能够在水下20米外清晰识别一枚硬币大小的物体上的纹理。

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梁良

帮助解决在水下救援、鱼类勘测、还有其他的水下的一些数字孪生等等情况。

依托齐全的工业门类与丰富的应用场景,重庆早在多年前便启动机器人产业布局。2025年以来,重庆推出32个“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勾勒出机器人技术融入实体经济的生动图景。本届智博会,尤为注重技术与场景融合创新,让前沿科技成为“可触”“可感”的存在,让人们触摸到城市未来发展的脉搏。

智博会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是“产业”,如果把智博会比作是“上半场”,那么持续释放智博会效应,就是紧接着的“下半场”,要让智能产业和这座城市实现“双向奔赴”。本届智博会坚持“以会兴业、以会促产”,释放出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作用。对于制造重镇——重庆来说,如何以“人工智能+制造业”重塑产业格局?则将持续拓宽智博会的溢出效应,为未来,打造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

在智能网联汽车“大脑”的研发生产领域,北斗智联是一块“金字招牌”,眼前这款刚刚研发出的AI智能座舱,不同于市面上需要人工下达指令的座舱产品,它依托AI多模态感知技术,能实现自动识别天气切换驾驶模式、自动识别人物调节空调温度等全场景主动定制化服务。

走进赛力斯智能工厂,放眼望去,全是挥舞的机械手臂。在这里,冲压一套汽车部件,仅需5秒。总装线上,2分钟即可下线一辆新车。重庆已构建起“12+N”行业产业大脑体系,赛力斯、长安汽车等链主企业通过接入产业大脑,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超过50%。

在重庆,人工智能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达200余家。今年1-7月,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3.2%。重庆正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到2027年,力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随着智博会又一批新项目加码,梦想正在加速照进现实。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被称为超级赛道,这条赛道上的竞争刚刚开始,智博会正是一个掌握“先手”的契机。这座城市,也俨然成为:前沿技术、创新精神和未来想象“擦出火花”的地方,当“人工智能”随智博会效应,与“数字重庆”建设更广、更深地双向赋能,我们也将看到一个“数智新未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霜 吴静 袁媛 雷羽 李艺 丁琳 陈力 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