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GDP实现了5.0%的增长,达到15929.58亿元。在各产业领域中,汽车产业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4%,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从一季度的0.5个百分点跃升至1.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转型求变,体系化赋能,重庆正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重庆车企:
目标明确 跻身高端汽车品牌第一梯队
6月份,一款“重庆造”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登上了国内20万元以上新能源中型轿车的销量榜首,就是阿维塔06。它搭载了华为乾崑ADS3.3辅助驾驶系统,当驾驶人开启智驾领航,就可以实现从端到端的零接管,不管是超车变道 、转向掉头还是遇到加塞,它都可以从容应对,稳如老司机。以科技突围驱动市场裂变,这个新豪华品牌今年已实现连续4个月销量稳定过万。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重庆市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所营造的优良的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生态,为阿维塔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未来三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到2027年要跻身国内高端汽车品牌第一梯队,完成全球销量40万辆。

转型成效直接体现在产量结构上。上半年,重庆汽车总产量121.8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突破40%,达到48.93万辆。与过往相比,这一比例在2023年还不足30%,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与近期比较,“重庆造”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同比增速达19.6%,比一季度加快17.6个百分点。转型突破,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之无愧的增长“主引擎”。

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下8年同期新高;赛力斯累计销量超17.2万辆,问界M9持续领跑50万元以上新能源高端市场。在整车军团冲锋正酣的同时,零部件矩阵也构建起强大的供应链条。
产业集聚 配套企业构建“新生态”
走进合川工业园区,96家零部件企业抱团发展,覆盖电制动、电驱动、汽车内外饰等多个领域。在建安底盘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焊接生产线运转不停,每天有3000套轻量化汽车底盘产品,从这里发往长安、赛力斯的汽车工厂。重庆建安底盘系统分公司综合管理处处长张远平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实现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近27%。我们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扩能,力争全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合川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心副主任柳静告诉记者,他们配套出台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通过给予100万元技改补贴等真金白银的举措,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全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已连续6个季度超30%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还积极推动宁德时代电池包、臻驱科技电控及功率砖等101个零部件项目签约落户,23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达产,持续提升本地产业配套率。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将加大力度支持整车企业新产品研发上市,推动汽车芯片等核心零部件补链强链,不断完善“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渝车出海”全面提速,加快把我市建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6月30日,宁德时代在渝首个生产基地——位于两江新区问界超级工厂的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厂中厂”的合作模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与重庆整车制造的深度融合;7月3日,又一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入重庆汽车产业生态圈。臻驱科技电控及功率砖在两江新区龙盛新城正式投产。这家国内头部企业,从今年1月,在重庆启动建设到7月建成投产,仅用了6个月时间。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投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上半年,我市汽车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增长12.6%,重点投向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绿色制造等质效提升领域,这也折射出重庆车企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决心。就在前些天,“2025长安汽车前瞻技术与生态链合作展示交流会”在重庆开幕。一起去看看有哪些“硬核”新技术、新产品。
期待“上车”!
这些智能“黑科技”扎堆来渝亮相
本次活动,100多家智电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携500多件前沿产品扎堆亮相。现场“智慧担当”,当属这款硬件纯国产化的星火座舱。它不仅能精准识别重庆话、粤语、上海话等不同语系方言,还搭载本地与云端两套大模型系统,云端发问,瞬间响应。
“我们在外地旅游的时候,比如外面的景物、外面的建筑,可以随时去问大模型,前面是什么山,前面是什么河。通过星火大模型‘端云一体’的解决方案,都能够很好地解决用户的提问。”科大讯飞智能汽车西部大区市场总监谭威峰介绍。

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大脑”,各类芯片至关重要。这款“武当”芯片就集座舱、智驾、网关、微控制四芯功能于一身,既能降造车成本,又凭借低延迟、高效率让车内数据交互流畅稳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市场高级经理额日特介绍,“四芯合一”底层相关的东西是可以通用的,可以节省很多资源,整个研发投入也会相应降低。
会上,聚焦“智能驾驶及芯片”、“智能座舱及车联网”、“动力系统、底盘及热管理”三大主题的专题论坛也同步举行。与会人士表示,重庆正全力推动“渝车”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打造开放合作的汽车产业生态,将有利助推全产业链由“全”变“强”。

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权看来,要让重庆成为汇聚全球汽车创新资源的引力场,必须要持续优化完善汽车产业发展生态。一是聚焦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强化关键配套能力提升。要继续引进动力电池及相关基础配套环节,夯实动力基础;加大汽车芯片、车用传感器等研发力度,力争实现本地配套,弥补缺芯短板。二是支持汽车龙头企业加快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研究院,与市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合作,共同做大做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三是聚焦新能源汽车推广,强化应用场景建设。加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车网融合互动等试点示范力度,加快完善充换电、加氢、智慧高速等基础设施,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锚定目标,重庆正进一步围绕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六个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力,一个活力澎湃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正向我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