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智造”一座城 重庆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通过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丰富产品供给和场景应用,让AI技术深度融入“重庆制造”的筋骨。如何“智造”一座城?今日一起聚焦。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重庆已在集聚数据资源、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丰富超大城市治理应用场景、整合算力资源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在数据算力基础建设方面,重庆建成全国首个市、区、镇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汽车、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疆算入渝”,携手四川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

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方面,重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建设创新综合体,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汇聚中科云从、千里科技等人工智能及产业链相关企业200余家。

在超大城市治理方面,重庆打造三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在交通治堵、综合执法等领域率先建成一批智能体,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与人工智能发展双向赋能。

“智造”一座城,重庆“人工智能+”行动都有哪些亮点?首先,“实用导向”,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治理、民生服务,重庆“人工智能+”行动都体现出场景驱动技术方向、实战检验创新价值的鲜明特点。以汽车产业为例,重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目共睹,其中不容忽视的还有汽车软件产业取得的长足进步,2024年,重庆汽车软件产业实现营收301.4亿元,同比增长27.4%,并由此形成“车路云网图”全产业链布局,从辅助驾驶到车联网,从OTA升级到自动驾驶,持续的技术变革、软硬结合,无疑为重庆汽车产业智能化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在产品供给上,重庆也呈现“多元化”的鲜明特色,软件生态上,开发覆盖政务、教育、医疗领域的AI软件产品,硬件上: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服务器等新品研发,提升本地高端硬件的供给能力。产品体系的日趋完善,使重庆AI企业,从技术追随者跃升为解决方案的设计者、提供者,由此形成“头部企业供给资源、初创企业模型初耕、中小企业应用切入”的协同创新模式。我们再走进位于成都的一家汽车工厂,看看在那里上线的“重庆方案”。

在位于成都的一家汽车工厂,上千台机器人协同作战,高效产出分秒不停,这正是“AI智囊团”的功劳。不久前,我市软件信息服务领军企业广域铭岛,成功开发出重庆首个面向智能制造全领域的工业AI应用平台,复杂的工业AI技术被封装成易用的模块,用户无需门槛,就可以高效获得从研发、生产到运营的全链路智能解决方案,就像是同时拥有了“分析师”、“精算师”和“急诊医师”。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领军企业的引领与领军人才的突破。目前,重庆正大力培育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优势企业矩阵,完善“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和人工智能企业孵化体系,培育更多小巨人、独角兽;在做优产业创新生态方面,重庆“内外联动”,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推广技术栈,深化协同创新,同时大力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健全“创业投资+财政补助+科技信贷”机制,营造人工智能发展最优环境。市经济信息委介绍,通过“软硬协同”迭代核心产业集群,今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市经济信息委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创建视听交互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10个,建设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16个,人工智能基础底座不断夯实。与此同时,核心产业集群加速壮大,跨维智能、芯鸿智算等一批算力芯片和服务器企业先后落地,全市累计培育未来工厂10家,打造“AI+制造”典型场景22个。今年1—5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8%,全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如何做深做实场景应用和AI赋能双向牵引,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然看来,一是构建“需求-技术-产业”三角驱动体系。建立“场景诊断实验室”:联合赛迪研究院、重庆大学等机构,针对汽摩、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开展全链条痛点扫描;发布《重庆AI场景需求图谱》;组建“AI适配中心”,在西部科学城设立实体平台,提供轻量化改造方案;二是打造三层级应用生态。具体包括基础层、枢纽层和应用层。基础层的建设重点是智能计算中心扩容,比如建设中科云谷算力池接入果园港物流大脑;枢纽层的建设重点是行业赋能平台,比如建设两江新区“汽摩产业AI中台”;应用层的建设重点是场景示范集群,总的来看,通过构建“场景驱动技术进化、技术反哺场景深化”的闭环生态,重庆有望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制造业升级与城市治理,真正让智能因子融入山城肌理。

从制造一线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我们需要将AI技术融入到更丰富、更多元,更具“重庆特色”的应用场景,“以场景激活需求”,从而创造更大价值。我们也期待重庆营造出“雨林式”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让这座底蕴深厚的工业重镇,能在“智能浪潮”中,跃升为更具创新活力的“AI之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