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五一”完美收官。重庆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毫无悬念地冲进了“五一”假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初步测算,“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1858.31万人次!重庆成绩单亮眼!
五一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游客量排名前五的景区分别为:荣昌夏布小镇、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磁器口古镇和重庆动物园。全市重点监测的旅游休闲街区累计接待3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8.59%。其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南岸弹子石老街、南岸龙门浩老街,位列前三甲。
“高低错落,很有特色的重庆8D城市。”“旅游相关做得挺好的,觉得很不错。”“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非常棒。”“来了重庆后,感觉这里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游客们纷纷表示。
这个假期,重庆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奉节三峡之巅景区、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等在内的多个景区景点,发布约满、限流公告。热度可见一斑。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每到假期,重庆都要“火”到发烫?是什么吸引了大家?山城8D魔幻的“颜值”,是吸睛的基础。不断刷新的“宠粉”行为,是让“网红”变“长红”的关键抓手。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能够持续输出供大家打卡的新场景。文旅产品和项目打造上的“常为新”,是对游客最大的“宠”。
创新供给是对游客最大的“宠”
在大足,宝顶山石刻核心景区成为大足石刻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核心场域。护法神龛、养鸡女、吹笛女、四大天王等经典石刻造像,在川剧元素服饰的加持下“走下崖壁”,以NPC互动巡游的形式与游客亲密接触。与此同时,景区内川剧变脸、舞狮等传统民俗民乐表演也轮番上演,生动还原宋代市井文化,让游客可以穿越时空沉浸式地感受历史烟火气。大足石刻旅游集团工作人员赵振宇告诉记者,通过“可触摸、可互动”的形式,打破文物与观众的隔阂,让文化遗产以更生动的方式走向大众。
五一期间,武隆景区正式开通了低空飞行体验航线。游客乘坐直升机,从两百米高空俯瞰,将广袤的大草原和辽阔的林海尽收眼底。当巨大的绿色画卷在脚下徐徐展开,也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游客聂女士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坐直升机,飞起来后感觉特别兴奋,在空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重庆同汇东达航空有限公司机长胡天翼透露,目前他们开设了四条以仙女山大草原为起点不同路线的飞行航线,飞行路程在7公里至35公里,游客可以全方位欣赏武隆著名景区的绝美风光。
与此同时,云阳地质公园,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后,迎来首个“五一”假期。每天有近3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感受亿万年地质变迁的震撼。南川神龙峡,推出融合洞穴探险与飞拉达攀岩的户外项目,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铜梁奇彩梦园,潮汕英歌舞与铜梁火龙打铁花的碰撞,为游客带来更独特多元的民俗文化体验。在石柱,龙河亲水步道化身露天剧场,城镇实景演艺《画说龙河》,结合激光秀、全息投影等技术,造就了一幅动态的历史长卷。
当然,对于这个假期选择重庆的万千游客而言,“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更是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不仅为重庆文旅打造了一张闪亮的新名片,也成为带动山城夜经济持续升温的新爆点。
夜游成为流行新玩法
5月5日晚,随着最后一组无人机编队在南滨路上空绘出“芭蕾舞者”的璀璨画面,为期五天的“魅力重庆”五一无人机灯光秀圆满落幕。作为全国首个常态化大型城市无人机灯光秀项目,“魅力重庆”大型无人机灯光秀融合了重庆地标、民俗文化和现代科技元素,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观赏,进一步激活了山城夜间经济。
“太震撼了、太漂亮了、太值得了”,一位游客感叹道。另一位游客告诉记者,月光配上夜景,感觉特别舒服。附近的商家,三峡船说烹鱼传承主管刘小庆透露,他们的客流量比平时大概增长了40%左右,有很多外地游客都喜欢到这边来看无人机表演。
这个五一,“夜游重庆”再次成为引流爆点。重庆各大景区也纷纷推出夜玩活动,给旅客带来特别体验。大足香国公园妙善湖,“夜龙舟”在霓虹光影中竞速,岸边鲤鱼灯舞、火龙翻飞、金花四溅,五天时间吸引了超20万游客。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孩子们在夜色中探索恐龙世界的奥秘,通过3D观影、化石修复等互动体验,完成了一场穿越亿万年时空的科普之旅。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和“夜经济”,在沉浸式业态影响下巧妙碰撞,实现融合。
今年“五一”假期,夜游经济呈现“旺季前移”特征,传统暑期主导的夜游高峰提前至初夏,带动“五一”旅游“越夜越热”。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夜游会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拉长2小时。在有效缓解“白天挤爆、夜晚空置”问题的同时,也让游客可以换一种方式打开景区,提供一游再游的可能。以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为例,被称为最佳观赏地的长嘉汇景区,在晚上6点到12点这个时间段,游客占比量,从过去的52%上升到了68%,销售额也实现了26.6%的增长。夜游是新亮点,在入境游方面,重庆也表现不俗。这个五一,山城以破竹之势刷新了国际文旅版图。
世界导航指向重庆
前段时间,YouTube顶流网红“甲亢哥”的首次中国行引爆国际互联网。将“赛博重庆”的城市风光、山城人民的热情好客,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全球数百万网友。“五一”长假期间,不少外国游客就是在社交平台看到推介重庆的视频后,慕名而来。
一位刚果游客说:“因为SPEED(甲亢哥)来到这里,我看到他去了很多吸引人的地方,看起来重庆很有趣,所以我也想感受一下像这样的赛博朋克城市。”另一位埃及游客告诉记者,他们总在TikTok看到这样的建筑,还有很多重庆的著名景点,它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李子坝的轨道穿楼、磁器口的青石板巷、洪崖洞的吊脚悬灯……在重庆各大景点,外国游客穿梭其间,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感受着发展与进步,感受着更加真实的中国。“这次旅行真的是令人难以置信和印象深刻,我真的喜欢。”一位法国游客说。还有一位罗马尼亚游客也表示,重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像列车穿过建筑物这样疯狂的事情,他们都很爱重庆。
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的首个“五一”假期,重庆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9%,成功入围入境游热门目的地TOP10榜单。5月1日至5日,江北国际机场口岸入出境外籍人员近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入境游客入境消费笔数同比增长了两倍多,交易频次呈现爆发式提升。这个五一,重庆再次用实力和魅力,证明了自己作为现象级旅游目的地的受欢迎程度。而重庆文旅市场的供需两旺,是中国经济巨大活力的缩影。中国文旅市场的消费热潮,通过与世界的“双向奔赴”,正持续为全球经济注入可贵的动力与确定性。
在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张仁军看来,重庆接下来要做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深”做“精”,为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和暑期出游高峰做好准备。首先,要更深度地挖掘和转化重庆“山水之城”的壮丽、“美丽乡村”的宁静、“奇幻山地”的独特,还有三千年的“深厚人文”。要引导游客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转向“慢下来、沉下来”的深度体验。其次,一些传统旅游景点,也亟待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元素,以适应新时代游客的需求和审美。最后,还要进一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特别是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接待能力、服务细节和国际化语言环境,让每一位来到重庆的游客,都能感受到便捷、舒适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