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重庆法院走出特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路径 打造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4月25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学锋,分别通报了重庆、四川两地法院2024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白皮书。

微信图片_20250425171132.jpg

孙海龙介绍,重庆法院2024年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6033件,审结15618件。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122件,刑事一审案件100件,行政一审案件19件,涉外涉港澳台案件61件。涉及重点领域案件增长,妥善审结涉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类案件680件,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发展。侵权惩罚力度明显增强,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案件15件,判赔金额2453.7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200%和424.31%,确保创新主体得到足额充分赔偿,侵权主体付出沉重代价。行政刑事司法保护增强,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案件呈上升态势,进一步强化行政刑事司法保护力度,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

在加强科技创新保护方面,准确界定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合理性认定标准。助推文化传承发展,审结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木匾”代表性传承人研发的“庹氏字帖”著作权纠纷案,加强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著作权保护。在视频平台企业间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中,首创侵权获利计算公式进行精确赔偿等。

在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积极履行川渝法院合作协议,加强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设,推动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发展。保障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将涉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纳入调解范围,并建立定期联合培训涉外解纷人才机制。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牵头建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13+2”司法协作机制,举办首届司法协作论坛,开展涉外人才一体化培训。

在健全专业化审判体系方面,依托“重庆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平台构建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纳入“市委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验收入库。以“如我在诉”的意识,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模式,151件著作权侵权小额诉讼案件,从立案到赔付仅用时三天,实现了要素式文书当庭送达、立等即取。健全技术事实查明机制,聘请43名技术调查官参与技术事实查明,所涉案件数量同比增加138%。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诉仲衔接工作机制。健全以“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为支撑的多元解纷体系,委托调解知识产权纠纷2052件,成功化解987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在强化应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累计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25场,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法官讲坛”53讲,出版《中国知识产权审判研究》7辑,发布重点研究课题21个,推动了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2024年,持续完善“一会一坛一刊一课题”特色工作机制,成功举办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年会。编辑出版《重庆法院知识产权判解示例》一书,积极展现“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

孙海龙表示,下一步,重庆法院将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迈上新台阶,又对又快又好地办理每一件案件,努力成为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  作者:王成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