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拼经济 抓发展】聚链成势强发展 全市已建成48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在重庆,通过政企携手,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已达到48个,产业繁荣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形成。

不久前,全市新认定的11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新鲜出炉,大渡口区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走进这个集群“链主”企业中元汇吉,最新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正在高效运转,每小时可以完成800次样本测试,检测通量和速度均全球领先,并打破国外垄断。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权:“得益于集群化的发展优势,我们在本地已经形成从原材料、核心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布局。”

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大渡口区已落户243家智慧医疗装备上下游企业,覆盖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医学检验等各环节,营收规模近100亿元。为做大产业“蛋糕”,当地扶持政策也密集出台。

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东洁:“我们在全市也率先开展了放管服试点和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前置查验服务,正在组建专项的基金,专门推动医工融合创新。”

抓住特色化发展这条“生命线”,潼南则把产业集群培育的着力点放在汽车后市场这片新蓝海。在潼南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园,上百家中小企业集聚抱团,一辆废旧汽车拆解后,可实现动力电池回收、零部件修理、贵金属提炼等九大板块的再次利用,利用率高达95%。目前,当地已形成年回收报废车辆超15万辆 、年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产能超22万吨的产业规模。

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守超:“集群化发展的优势非常显著,我们把从全国各地回收的报废机动车进行精细化拆解之后,各类再生资源在集群内部可以实现就地消化。”

潼南区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荣:“今年力争落地20家汽车后市场产业补链延链企业,同时加快推进二手车检测认证中心、汽车后市场产业研究院等服务平台建设。到2027年,集群产值超70亿,建成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基地。”

记者注意到,我市新评定的1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既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的细分赛道,又分布在智慧医疗装备、 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竞争力强劲。在已建成的48个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13个集群入选“国家队”。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力争到2027年,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个、市级60个,集群产值突破1万亿元,有力支撑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国盛 肖洁 杨珺旖 特约记者 罗维 段东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