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 渝浙“新三样”出海直通车首单从我市启运,标志着两地联合推出的“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机制正式运行。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首单渝浙“新三样”出海直通车的装车现场,记者了解到,此次首运装载的是重庆造的新能源汽车,它们将从这里出发,通过渝甬班列运往宁波舟山港出海。
所谓“新三样”,是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此前如果从宁波出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重庆装箱后,到宁波进行拆箱、查验、二次装箱;二是直接将车运到宁波以后再装箱。而“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机制下,可实现重庆装箱到宁波出海全程“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为西部“新三样”产品高效通达全球市场构建便捷安全的物流通道。下午1点37分,装载“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X9566次多式联运班列从兴隆场编组站驶出,预计约40个小时抵达宁波。
浙江省海港集团所属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唐成香说:“过去从重庆运到宁波,每次要多耽误2-3天,还要额外支付装箱费、仓储费,新模式下平均每箱节省费用约3000元。”
据了解,作为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重要联结点,重庆是西部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光伏组件出口集聚区,宁波舟山港则是全球第一大港,承担着长三角及长江中上游地区60%以上的“新三样”海运出口业务。今年4月,两地海事部门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旨在破解“新三样”运输中跨区域监管标准不统一、重复查验等痛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区域协作示范。这也是渝甬班列铁海联运通道开辟后,两地在物流服务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重庆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江涛表示,通过统一危险货物装箱标准,以及远程联合查验,减少铁转水的装箱环节,渝甬线路出海的集装箱国内物流成本每箱降低约80%,出口申报时间压缩40%以上。下一步,将持续提高“新三样”出海物流效率,为重庆进一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新动能。